第184章 支线航空计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源分配,非常的繁琐。

    马宁准备以自己出飞机,让华航出面,帮自己物色一些合格的航运公司来做管理运营。

    这件事儿,甚至可以直接交给华航下属的一些分公司来做。

    利用一个成熟的体系,可以让自己的目标更加迅速的达成,马宁要的是影响力,所以高效才是关键。

    至于挣钱什么的,还是排在第二位的!

    关于这个业务的交流个部署,马宁整整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最终和华航达成了合作项目。

    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华航自然没有理由给它推出去,所以就决定自己来做,把经营管理交给了下属的一个分公司。

    这个分公司原本就是管理航空植保和救援的单位,现在正式要开启新的纪元,由公益性质,走向盈利性质。

    马宁并不会去管那么多的事情,他带着盖亚,所有的合约都经过这丫头的严格审核,任何对海盾不利的条款都会被剔除。

    最终达成的合作协议,海盾完全就是受益方。

    至于华航为什么会一退再退,那自然是高层的那几个人念及马宁对华航的支持,再加上所有的利益都建立在马宁的项目可以成功开展的基础上。

    跟华航达成了合约之后,马宁就返回塔斯岛了。

    这个时候,塔斯岛上迎来了好多架次的货运飞机。

    这些飞机都来自空舟集团,它们运来的东西,也是马宁允诺过要帮他们改装的飞机引擎。

    看着那几十部引擎,马宁笑了,他看得出文森特的谨慎,只送来这几十台引擎让他改装,明显就是留了很大的余地,以防集中升级引发大范围灾难。

    当然了,飞行器的相关改装,也确实要遵循小批量,分批次装备,等到各种环境下测试都正常之后,才能增大装备规模。

    马宁将这几十部引擎全部装箱,通过中转区运往海底工厂进行升级。

    至于陆上的工厂,则开始调整生产线组合,为接下来的反而飞机外壳和相关零部件生产做准备。

    除了动员自己的工厂加工,对于一些普通的零部件,比如座椅内室之类的东西,则是通过向相关厂商采购。

    马宁开建支线航空器的同时,也开始按照数据,进行大型地效飞行器的生产了。

    这东西其实也应该算在马宁支线航运计划当中。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说,那是因为华夏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并且还有数量众多的沿海小岛。

    这些岛上面要么住有人,要么驻有部队,要么是有着各种科研团队。

    这样地方,物资供应通常都非常的紧张,因此生活条件很难改善。

    再加上有些岛上连建立垂直起降场的条件都没有,这就只能靠着大型地效飞行器来解决这些难题了。

    它不需要上岸,或者只用登上滩涂就可以完成货物、人员的装卸,简直不要太方便!

    和之前的支线物流飞机以及支线客运飞机不同,这一次的地效飞行器,马宁准备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首先是因为这种飞行器的发动机已经经过了海底工厂的再加工,并且即将进行重制。

    所以,这就涉及到海盾的核心机密了,交给海盾之外的人去经营,难免会有些秘密泄露。

    然后就是,海盾以岛为生,这种飞机也算是海盾快速运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般会用它们运送贵重的货物、设备,那就更不能交到别人手里来运营了。

    为此,马宁也嘱咐了林晨,开始着手组建海盾航空公司。

    这个航空公司的主要方向就是和华航对接相关的陆上支线运营的事宜。

    当然,在未来还有可能会承接国外支线航空的运营。

    最重要的是,马宁会为自己的公司配备有别于其他支线运输的飞行器。

    尤其是把海鸥级地效飞行器交给这个公司运营。

    海鸥级地效飞行器也属于飞机范畴,所以,马宁现在需要的就是招收飞行员。

    虽然机械人也能充当飞行员,但是用它们来做这种事情,那绝对是大材小用。

    就目前为止,马宁除了在自己的两架专机上配备了机械人当飞行员之外,就再也没有在公司的其他飞行器上浪费机械人了。

    就连那个最得宠的“蓝天号”,也没有常备的机械人飞行员,而是通过介绍接收了两个退役的空军飞行员!

    既然是交给林晨去办了,那马宁也就不再插手了。

    他已经培养林晨和刘明一年的时间了,也是时候放他们独当一面了!

    林晨受命组建海盾航空,并且还出任这个新公司的总经理。

    这个事情,让他一下子就开心了起来,整个人干劲儿十足,直接变身工作狂。

    支线航空计划从正式翻上桌面,到现在开始有条不紊的走上初步筹备,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现在,无论是工业岛上的一二三四号厂区,还是二号海底工厂,又或者是塔斯岛上已经结束的二期工厂建成的八个厂房。

    所有的生产单位都进入了高速运转阶段,不管是浮箱生产,还是航发改造、合金机体外壳的铸造都在以最大生产量进行着。

    在塔斯岛和工业岛的中转仓库当中,现在挤压着大量等待组装的元器件。

    马宁已经把自己手上掌握的工业力量催到了一个极致,下一步就是出货和组装了。

    出货很简单,让空舟公司的人来把一些浮箱运到他们期望部署的位置,进行分别部署就行了。

    但是组装那些小型飞机,就需要一些组装车间了。

    幸好塔斯岛不缺地,马宁也是当机立断,又开始在塔斯岛搭建隐蔽性很高的室内组装车间,准备把第一批的支线飞机给攒出来。

    有了这些东西,才好让华航启动合作项目,去筹备剩余的事宜。

    不然的话,华航老大就按兵不动,不会轻易开启这个合作项目,这也是为了防止马宁好大喜功,防止帮他把基础设施弄好了,最后用于运营的主要物件“飞行器”却造不出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