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秘密代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这些人,有的供职于华夏原子能中心,有些身居机密单位要职、有些在军事院校担任领导,有些是科研机构的大拿。

    紧接着,小金就以“红色幽灵”为落款,向这些邮箱发送了第一批数据包。

    这些数据包容量不大,只在1G左右。

    发送完成之后,他迅速清理了所有的网络痕迹,表现的比在国家公民数据网添加身份信息时还要谨慎。

    与此同时,年过花甲的朱向前院士刚刚熬夜完成一个课题收尾,照例准备清扫一下信箱,看看有没有哪个学生又跟发信探讨专业问题。

    他一打开邮箱,就发现一封署名为“红色幽灵”的信件!

    老院士也是一个网络精英,稍微一检查就知道,发信者不想暴露真实身份,采用的发送方法是类似临时邮箱的方法。

    不过,那明显要比临时邮箱的发送机制高明太多。

    用这样的手段发信息,自然不会是有人无聊为之,老院士用内部使用的检测软件再三检测,确定无风险之后,就打开了邮件。

    作为专业人士,他自然能够看明白资料上的内容。

    只是看了一眼,他就完全沉浸到了其中,以至于最后激动的手都抖了起来。

    “这到底是谁,竟然有这等偷天之能!”

    朱向前熬了整整一夜,揉着发酸的眼睛感慨不已,他还没有看完全部资料,但是他知道,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所以,内心里也升起了期待。

    不过,在这一天里,内心升起期待的可不止他一个,小金的目标“客户”们,最晚的也是在上午上班的时候发现了“红色幽灵”。

    鉴于他们中的有些人不懂这些专业知识,小金还贴心的给数据包编了标题。

    一时间,一场特殊的风暴在这些单位之间刮了起来。

    几乎是在一天之内,所有收到“红色幽灵”信件的个人都向自己的上级汇报了这件事儿。

    不等上级做出反应,小金的又一批数据包也紧跟着又传到了他们的邮箱里。

    按照马宁的计划,这些数据分割之后,将在十天之内完成全部传输。

    小金利用一天的时间完成反追踪测试之后,接下来就大胆多了,传输的频次也密集了起来。

    凭借他的技术,要想追踪到具体的发送点位,恐怕得一个黑客团体协同作战才能摸到一些痕迹。

    三天之后,以朱向前为首的一个“秘密文件接收小组”正式成立。

    他们无法反向追踪小金,所以就在自己的邮箱里留了一封公开信,正文是像引导小金剩余文传向一个指定账号的说明。

    但是,小金并没有理会这些,依旧在执行着马宁的老命令,定时定量的发送着数据包。

    对此,朱向前跟几个组员打电话做了解释,告诉他们这是对方在向他们表达善意,意为无心窥探他们信箱其他内容。

    基于此进行延伸,他们还推测出了这个署名“红色幽灵”的家伙,是一个爱国者,大概率不会危害自己的祖国。

    当然,这个推测有自我安慰的成分,毕竟一个如此逆天的存在,能够盗取敌方这么机要的文件,要是调转枪口,那可就是一场灾难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