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好,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菀柔说道“这不是没难倒你吗?”

    苏辂一想也对。

    这些人呐,轮番上阵也难不倒他!

    被张菀柔顺毛一捋,苏辂又精神抖擞起来,每天照旧背着手在书院里优哉游哉地巡视自己的领地,欣慰地看着一茬茬人才茁壮成长。

    转年就是春闱出结果的日子,皇榜在万众瞩目之下被张贴出来。

    开封府各大书院都很关心学生们的高中情况,纷纷遣人来蹲点看榜,金水书院也不例外。

    金水书院来的是梁山长的书童。

    他年纪尚小,却十分机灵,一个劲地往皇榜前挤,仗着自己身板儿小、格外灵活,第一时间挤到了榜前。

    书童记性好,今科赴考的名字他都记全了。

    他从榜尾数到榜首,赫然发现他们书院的科举冲刺班一共五十人,今年上了一半!

    要知道上一次科举,他们书院一个都没考中!

    这次一考,就有一半人考上了!

    众所周知,过了省试之后,殿试是不黜落的!

    这说明,他们春闱一口气出了二十五个进士!

    那可是进士啊!

    前头五十个人全部过了解试已经很难得了,现在居然有一半人过了省试!

    虽然排名都比较考后,但这个结果已经足够叫人激动了!

    等看到榜首上的人名之后,书童整个人呆住了,这不是他们书院的夫子程颐吗?

    对啊!

    还有夫子!

    书童又倒回去,从榜首数到榜尾,把夫子们的名字也找了出来!

    今科榜上有名的一共有三百余人,他们书院的夫子和学生加起来一共占了三十人!

    这可是和举国士子一起考的省试啊!

    书童把所有人的排名记下来以后,便马不停蹄地往书院赶,准备第一时间回书院报喜去。

    与此同时,金水书院里头秩序井然,除了今科应试的五十个士子,其他人都一如既往地在书院之中读书的读书、教书的教书。

    唯一不同的可能是有几个夫子去年旁听完范百福的科举冲刺课程,请假回家考试去了,比如本来已经有些心灰意冷的程颐!

    沈括这科倒没下场,他还有太多问题要和苏辂探讨,所以准备今年夏天再启程归家参加解试。

    天气已经暖和了一些,苏辂正与梁山长、沈林、沈括在亭中煮茶闲谈,丝毫没有等待放榜的紧张感。

    苏辂也确实不需要紧张,毕竟应试的不是他。

    倒是梁山长有些神不守舍,恨不得亲自去看榜,好第一时间知道最终结果。

    苏辂老神在在地跟沈林他们聊天儿,直至太阳高高升起,梁山长的书童才满脸喜色地跑了过来,急不可耐地喊道“中了,中了,我们书院有三十人榜上有名!”

    梁山长听了书童的话,脸色涨得通红,忍不住确认道“真的吗?真的中了三十人?”

    书童说道“千真万确,我数了三遍,夫子带生员,一共三十人,没错的!您不知道,今年的省元还是咱程先生呢!”

    梁山长手都有些哆嗦,连声大笑道“好,好,好!”

    他大笑了一会,眼眶又忍不住红了,毫无征兆地来了个老泪纵横。

    苏辂觉得梁山长反应过度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他找人推荐了那么多名师过来,又从欧阳修他们那里薅来那么宝贵的《翰林宝典》,母猪都能教上树了,他们要是考不中才稀奇吧?

    梁山长却抓着苏辂的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小郎君你不知道我接手书院遭了多少冷眼,我眼看着书院一天比一天衰败,心里比谁都急,我兄长还时不时带着人来冷嘲热讽,说看我能支撑到几时!我害怕啊,害怕我父亲的一时心血垮在我手里!”

    苏辂见梁山长哭得这么情真意切,只能捏着鼻子让他激动完了,才让沈林贡献张手帕出来给梁山长擦涕泪。

    梁山长年纪也不小了,哭起来着实不太雅观!

    不管怎么样,这次春闱金水书院大有斩获,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原本有些犹豫要不要把儿子送来读书的人家都下定决心把人送来了。

    可惜去年他们犹豫不决,今年价钱就不一样了。

    沈林没想到这次春闱能有这么大的收获,深深懊悔去年钱捞少了。

    他二话不说把择校费翻了几番,信心十足地去执行苏辂的“不花半个铜板”计划。

    苏辂搞了计划就撒手不管了。

    殿试过后不久就是狄咏他们成婚的日子,苏辂把自己拾掇得帅气逼人,去参加他们的婚礼。

    福康公主那边得知狄咏那边也邀请了苏辂,便改为给张菀柔送帖子。

    于是大婚当日两人一个去了狄家,一个去了公主府,难得地分开行动。

    苏辂屁颠屁颠地去了狄家。

    狄青回京这么久,他都没见过这位赫赫有名的狄大将军,这次必须见上一见!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