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一点都不好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般只接待过往官员,不过赵仲鍼身份特殊,虽是出来游学的,却可以带着人住到驿站里去,驿站里的吃喝自然也是随意取用。

    今年张方平编的《嘉佑驿令》正式施行了,苏辂沿途观察了一下执行情况,这会儿到了终点站,入夜之后苏辂就把沿路的观测结果汇总了一下,准备让驿站的人给张方平送回去。

    苏辂不是厚此薄彼的人,写完给张方平的观测报告又给王安石写了封信,巨细靡遗地给王安石描述了一下北邙风光,表示自己今天到杜甫墓前走了一遭,杜甫墓周围草很高,学生已经贴心地帮忙除光了,以后老师您若是得空不妨也来瞻仰一下偶像的坟茔!

    苏辂挥笔写完给老师们的信,心中十分感动。

    作为一个好学生,他真是时刻不忘恩师们啊!

    像他这样好的学生,外面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苏辂写完信,又溜达去找张菀柔,照例问问她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接着才给张菀柔分享他给张方平和王安石写的信,问她要不要也写封家书一并送回去。

    张菀柔看完苏辂的两封信,不由得陷入沉默。

    苏辂给她爹写的信,分明是在对《嘉佑驿令》指指点点,说这里不行那里有问题。

    苏辂给王安石的信,又是在炫耀自己在北邙一带游玩得很尽兴,甚至还去看了杜甫墓!

    据苏辂以前的说法,王安石对杜甫的诗十分喜爱,不仅认真研读,还给杜甫搞诗集、学着杜甫写诗。如今王安石杂事缠身,没法出来玩耍,苏辂却还给他描述北邙不仅风光好,还可以祭拜杜甫,王安石看了怕是想揍他一顿!

    对上苏辂一脸“怎么样?我是天下第一好弟子吧”的表情,张菀柔无言以对。她说道:“我也给爹娘写封家书。”

    他们出行后不久,家里派出来的人追到驿站给她送东西。

    见到家中来人,张菀柔就知道张方平与马氏没责怪她跟着苏辂出行。正是因为父母这份宽容与偏爱,让张菀柔心中更添羞愧,写信时难免认认真真地检讨了一番,表示下次一定会和家里好好商量。

    苏辂一点都不见外,趴在旁边看她写检讨信,觉得自家媳妇真是乖巧听话。

    夜深了,苏辂揣着三封信从张菀柔房间里出来,正好碰上到外面上茅房回来的赵仲鍼。

    赵仲鍼眨巴一下眼,又揉揉眼睛,确定苏辂是从张菀柔房间里出来的,不由问道:“这么晚了,你和张贤弟背着我们聊什么?”

    苏辂说道:“没什么,就一起写写家书。”

    赵仲鍼“哦”地应了一声,心里总觉得他俩还是不太对劲,于是等苏辂回房之后偷偷去找王雱,诉说自己对苏辂和张菀柔的怀疑。他一脸忧愁地说道:“你说苏贤弟与张贤弟不会有龙阳之癖吧?”

    赵仲鍼近来已经开始读史书,龙阳之癖的典故他是看过的。在史书之中,这类人通常记载在佞幸传里头,赵仲鍼把苏辂当好兄弟,也很欣赏“张修茂”的文采,着实不希望他们误入歧途!

    赵仲鍼一股脑儿把自己的担忧给讲了出来。

    一路同行而来,王雱也觉得苏辂和张菀柔之间有种旁人插不进去的亲近。

    王雱只能宽慰道:“别怕,一般而言蛊惑君王才会进佞幸传,寻常人不管怎么胡来史书都不会记进去的。”

    赵仲鍼想想也是,也就不再瞎琢磨。

    不管怎么样,他都会尊重苏辂的选择,绝不用异样的目光看他!

    虽说赵仲鍼和王雱都决定接受苏辂与张菀柔的“关系”,第二天却还是免不了多关注他们几眼。

    苏辂何等敏锐一个人,很快注意到他们那写满“我们没别的意思我们纯粹只是看看”的目光。

    苏辂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脑补什么。

    吃过早饭,他们该去拜访河南府一把手、目前坐镇洛阳的文彦博了。

    在出发之前,他们交流了一下关于文彦博的资料,提前了解了解文彦博这位宰辅是个什么样的人。

    只可惜他们都还小,消息渠道不太多,再怎么交换信息也只勉勉强强知道他与韩琦、包拯等人是同年,早些年还与庞籍商量着搞裁军,别的都说不出来。

    不过知道他的关系网也足够了,与他交好的这些人个个都是朝中大员,足以证明文彦博本人也非常了得。

    怪不得欧阳修特地交代他们到了洛阳要去拜访文彦博。

    在开封时苏辂几人也曾和文彦博打过几次照面,就是没正儿八经地拜会过。他们相携来到府衙之外,命门房进去通传一声,很快便被迎入后衙。

    没过多久,身着官袍的文彦博便回到了后衙。

    文彦博今年五十三岁,身体依然健朗,脚步也迈得很稳健。

    见到苏辂几个少年郎,文彦博也没摆架子,笑道:“本来以为你们早几天应该到了,没想到今天才到。”

    赵仲鍼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们路上走得慢,耽搁了。昨天我们便到了驿站,只是看时辰已经不早,所以准备今儿一早再来拜会文相公。”

    文彦博早前是见过苏辂三人的,只张菀柔一个生面孔。他和气地询问:“这是哪家郎君?”

    苏辂说道:“我老师家的远亲。”

    文彦博打趣:“是你张先生,还是你王先生?”

    苏辂都不知道自己拜两个老师的事这么出名。他面不改色地说道:“自然是张先生,这不都姓张吗!”

    文彦博也只是问上一句,听了苏辂的话倒没起疑,只客气地让他们一会一起吃个便饭。

    赵仲鍼推辞了两句便答应下来。

    文彦博招待苏辂四人吃了顿饭,询问他们有什么想去玩的地方。

    赵仲鍼想到自己的策论方向,立刻说道:“我们先不去玩,我们想看看地方志,了解一下关于运河的事情。听说洛阳还有隋唐时期留下的粮仓,是真的吗?”

    文彦博闻言叹息着说:“有是有,就是用得少了。”他给赵仲鍼解释了一番,说运河淤堵越发严重,虽然年年都要征调人手去清理,运输起来却还是越来越不便利,而且为了保证开封那边的供给,有时候甚至会把洛阳这边的水引入开封水网,一切以保证开封水路通畅为先,洛阳这边的粮仓是越来越少用到了。

    苏辂几人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事儿。

    看来首都的邻居一点都不好当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