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这合理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年纪就要写笔划那么多的字,还要看那么深奥难懂的四书五经,这合理吗?

    这些四书五经,是小孩子看得懂的吗?

    这就比如你让一个小学生,去理解什么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的思想,再学习一下怎么管理一个国家怎么当一个对社会对文明对世界有用的人,这是人干的事吗?

    他小小的肩膀,承受了太多不属于他的重量!

    苏涣见苏辂一脸如丧考妣的疲惫,面上没表露什么,心里却满意不已。

    他两个年长些的儿子都已经是进士,三儿子不想出仕,只醉心书画,苏涣也不觉得有什么。

    他不缺出色的儿子。

    一大家子人里头,有那么一两个不成器的很正常,不可能每一个都非常出众。

    可苏辂这个小儿子不一样。

    这小子明明聪明得很,却不肯往正道上使劲,经常让人想抄起棍子揍他一顿。

    有时候一不留神,他就背着你搞出点大动静来。

    比如去年瓜农上当受骗买错了瓜种,种的瓜出了问题,这小子屁颠屁颠跑去全买下来,花出去的钱连他这个当爹的都肉疼得很。

    当时他也只当小孩子心太软,钱花了就花了,就当是帮帮那些瓜农了,没想到这小子一转手把瓜子卖了个高价,赚了个盆满钵满,弄得那些瓜农后来看他这个父母官眼神都不对了,只差没直接控诉“没想到您是这样的人我看错您了”。

    可这事吧,他儿子也没做错,瓜农把瓜留在手里不晓得怎么处理这瓜子能卖出好价钱,还不如卖掉回点本。后来他们知道怎么处理了,他们也可以接着种,也算是多了条生财之道。

    再比如现在,他答起话来一脸的不情愿,让他读书跟要他命似的!可你要问他经义,他答得比谁都溜;你要让他写文章,他也能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给你写个几百上千字。

    要换成别家小子,不早嘚瑟上天,直接嚷嚷着自己要去考状元了?

    苏涣这次过来,可不仅仅是想看看苏辂捣腾出了什么新戏来,他是想好好和张方平谈一谈,让张方平帮忙管束一下苏辂这小子。

    这么个老来子,留在身边他是教不了的,不说他身体吃不消,光想想身边那个爱惯着儿子的老妻,就知道这小子只会越来越野!

    他们年纪都不小了,管不了苏辂多少年了,要是坐实苏辂和张方平的师生名分,往后就算他们撒手人寰,好歹也有这么个老师照应照应他。

    这年头的师生关系是很紧密的,有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

    比方说去年庞籍罢相,朝中那位冉冉升起的新星司马光是他学生,听到这消息后毅然请命要跟着老师外放,如今跟着庞籍到郓州当通判去了。

    所谓通判,就是知州的副手,协助知州完成各项州务,很多时候会由知州自己带上信任的人走马上任,算是知州的重要班底。

    司马光这种放弃大好前程跟着老师外放的做法,成功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誉,都夸他尊师重道。

    就苏辂这性情,苏涣觉得该给他找个罩得住他又管得住他的老师。

    这样的人不太好找,目前他能找到的、苏辂又愿意接触的,也就张方平一个。

    非亲非故的,人张方平也没义务帮他管儿子,所以苏涣准备深入地和张方平交流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他要把儿子老底揭了,好叫张方平觉得非得收下这学生不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