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已经铁杆盟友。

    方生一见孙铮,就抛出万年不变的大义说辞,来来回回不过是不忍见苍生受苦那一套。

    孙铮才不惯他这毛病:“大师说上苍有好生之德,曾不记得佛祖亦作狮子吼?”

    方生老脸一红:“国师,佛经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似国师这等手操权柄之人,一念则血流漂杵,一念则普渡众生。成佛成魔,皆在国师方寸之间!”

    玩这一套?孙铮不屑道:“大师,你只以为杀人便是恶,容人便是善。这种程序正义,实则只是小善,是伪善!岂不闻惩恶即为扬善乎?”

    方生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不过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还是努力相劝:“昔日佛祖割肉伺鹰……”

    孙铮有点恼了,这和尚有点不知进退:“孙某只是个俗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凡人!还没有佛祖那么高尚的觉悟,既然佛祖愿意以身伺鹰,诸位大师不妨劝一劝嵩山那帮叛逆,放下武器,接受改造!”

    方生还想挣扎:“国师手操权柄,嵩山诸人不过江湖门徒,所求不过一日三餐,数尺栖身之地罢了……”

    “唉!你这和尚屁股坐的歪了!”孙铮冷声道:“嵩山派若真像你说的那么善良,孙某才懒的理他!还有,嵩山与少林同处少室山,这么多年来,少林要说对嵩山所作所为一点不知情,佛祖岂不是个瞎的?!嵩山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少林是有责任的!你们纵容嵩山作恶,到如今,报应临头,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跑来我这里强词夺理?!是当我好糊弄,还是当我好说话?”

    方生憋的一张老脸通红,很明显,少林上下那点心思在这位国师眼里,完全就是小儿科。所谓的君子可欺之以方那一套,在这儿没用啊!

    “国师,莫非再无他法了么?难道一定要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现在才来悲天悯人?晚了!我给了嵩山一个和平的机会,现在依旧有效。只要在六月初五之前,愿意下山接受清查改造的,至少能保证性命安全。

    这还不够吗?难道凭着人多,就可以做了坏事不受惩罚?凭着绑架人质,就妄图继续逍遥做山大王?那是做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日月所至,皆受大明国法律条约束,谁也不能例外!

    嵩山派恃强凌弱,绑架锦衣卫官员家眷在前,阴谋失败,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当众意图刺杀当朝国师在后。只凭这两件,就足够让整个少室山成为反贼窝子!

    你还有心情来劝解我?有这精力,不如趁早回去疏散少林僧众,免得嵩山众贼走投无路狗急跳墙!”

    啊这?

    和尚我只是来说和的呀,这怎么还把少林也给搭进去了呢?

    方生满脸的不可思议:“怎会……岂有此理?!”

    老和尚还想争辩,解风瞧着不是苗头,赶紧把老和尚扯着退了出去。

    “解帮主!国师这是以权压人,天理公道何在?”

    解风看他,宛如一个智障,温言劝解:“大师!你那一套糊弄旁人还行,怎能拿来国师当面卖弄?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给佛祖面子的!对于那些十恶不赦之徒,就应该送去地狱!

    国师昔日,尚未束发,便能剿灭黄沙盗,禁闭晋王府。少年监军三边,一出手就将国朝伯爵当众斩首。三千铁骑血洗草原,沿途上百处京观到今天臭味都还没散尽。

    你要庆幸如今国师年纪渐长,慈悲之心渐增。嵩山诸人当众行凶被抓了现行,还愿意给他们一条活路。这是国师念在同胞之情,若是外族异类,哪里还有这等机会?

    听解某一句劝,趁早让他们束手就擒吧。真要让国师动了肝火……”

    解风摇了摇头,长长一声叹息,尽在不言中。

    方生怔怔思索,好一阵子才终于认清事实,回头又望了一眼,扭头出门,快马加鞭返回少室山报信去了。

    随着方生大师劝解失败,国师对嵩山的态度彻底明朗。这场大战,已不可避免。

    诡异的是,无论是国师府,还是锦衣卫衙门,甚至地方驻军,各级衙门,都没有一点动静。就好像国师说那番话,也单纯只是说说而已。

    反倒是嵩山上下,紧锣密鼓的做着战前动员,而锦衣卫上下,对如此大规模的人员流动视而不见,任由他们折腾。

    这吊诡的气氛,吓的好多江湖中人纷纷逃离河南。

    直到五月底,都丝毫不见国师的人员调动,观望的吃瓜群众有些迷茫,难道国师只是说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