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知己知彼(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何处,里面的徒众有多少?还有,你叫什么名字?”阳祯的模仿技能,确实是与生俱来。他那慈眉善目的神情,让人根本起不了疑心。

    “小人唤作道息,原是生活在相州的务农良民,都怪这群贼党携裹,这才无辜成了贼人!小人日夜焚香祝祷,为的就是能报国仇私恨,灭了这群妖僧。没想到天可怜见,竟然派了你们这些真菩萨下凡,来解救我辈的苦难!”俘虏以手抹着面庞,装模作样拭去本不存在的泪水,先给自己的身份大肆洗白一遍,这才慢悠悠得讲起正事。

    正如常景、孟威所料,这群贼人确实是声势浩大的法庆之乱的余党。当初他们号称领袖是弥勒佛下凡救世,以“新佛出世、除去旧魔”为口号,纠合信徒杀官为乱,强盛时达到了五万的军力。此辈还声称“杀一人为一住菩萨,杀十人为十住菩萨”,公然倡导杀死任何不从的异议者,尤其是不服从“新佛”的普通僧人。短短的数月时间,他们就破州城、杀太守、败官军,掀起的浪潮席卷整个河北大地,后世称为“大乘教之乱”。

    但是这些僧人虽然在战场上强悍,可在对百姓的处置措施上明显失策,那样非黑即白的严酷做法,让大部分人都站到了大魏朝廷这边。再加上魏国也调集了南北重兵夹击,终于把这蔓延两年之久的僧乱基本扑灭。然而其遗留下的星星之火,乃至于直到隋唐时期的各类弥勒下凡起义,其根源都肇始于此。

    许多败散的僧徒,只是躲入深山野林的寺庙,就堂而皇之变成了合法僧侣,毕竟北朝的丛林遍地都是,有的是地方栖身。而法明他们所在的这一支,带着满腹野心于少室山西侧重建寺庙,名字就叫作“新云禅寺”,借以继续蛰伏发展势力,准备再度的揭竿而起。经过一年多来的传教筹资,已经聚集了一千三百多名信徒,刀剑铠甲也囤积了不少,绝不能等闲视之。

    “不行不行,我们得禀告孟将军,一定要召集洛阳城里的羽林全军讨伐,才有获胜的把握。别说咱几个,就算是这区区两千人,也做不到擒贼!”听到此处,卫仪已经是耸然动容,拍着几案环顾左右,神色紧张得建议道。若不是看在主将的面子上,他都急得现在就要去禀告孟威了。

    “乌合之众,越多越难以指挥得当,五个妖僧可以击败五个羽林,五十个妖僧最多和五十个羽林打成平手,五百个妖僧一定败于五百个羽林之手。现在即便是他们有一万僧众,又又何惧哉?卫六怯矣,有孟将军指挥咱们这两千人,又是有备而去的突袭,此行是必胜无疑。”经历过一战后,反倒是历来胆怯的王渊王大仙人变了模样,异常得自信勇敢起来。

    “说得对!而且调集京中部队前来,动作太大肯定引起警惕,到时候贼僧再度散去各地,那是海底捞针根本抓不到。就连这两千人朝嵩山而去,恐怕都会让他们察觉有异。孟将军让我们先行探路,既不打草惊蛇也能把握敌情,正是最恰当的办法。”阳祯赞许得夸了一句,接着仔仔细细得剖析道。

    “这位将军说得对,而且贼人在周遭遍置大鼓传讯,且在附近派出了大量法明这样的人,窥伺朝廷动向且招募新的教徒。要是动作太明显的话,肯定会打草惊蛇。但如果不及时行动,要是他们很久没得到法明的消息,肯定也会警觉起来。”道息小和尚支着个脑袋苦思冥想,不仅是立场变换直接叫故旧为贼人,并且设身处地为羽林军苦心谋划,真是个称职的好俘虏。

    “大鼓传讯?”几个羽林军官都是闻所未闻,一脸的诧异。

    “是啊,听说是根据荆州军户的办法制定的。因为筹集不到狼烟报讯,所以约定在附近每隔两里放置大鼓,设置僧居以为看守。只要是有任何警讯,当地的哨点就会擂鼓传达,而远近的每一处哨点都会随之敲响。到时候鼓声震耳欲聋,寺中得到消息就会聚集徒众、开库分刀,继而依墙防守,不是能那么轻易击破的了。”道息说到这也有点苦恼,可转瞬就想通了:“不过没关系,诸位羽林军都是沙场猛士,早晚可以拿下这个贼窟,替我等受害者做主的。”

    “说得轻巧!”心情不佳的卫仪,忍不住出声抱怨道。这厮分明是事不关己,到时候伤亡的都是与其无关的羽林军,他道息当然可以浑不在意、乐得数钱。

    “无论如何,目前我们都是箭在弦上,一定要团结一心去做事。”阳祯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承担下责任,起身嘱托道:“明日一早我会向将军说明情况,让他集结军队准备好接应,然后咱们按照原计划先行打探,省得惊动了贼人。到时先摸下一个大鼓哨点,看看情况再做打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