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津阳门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去服役劳作这么久,带个弓弩防身也情有可原。”知道对方脑子里迷糊不清,田端顺带着又补充道。

    “难道此次服役,时间会很长吗?”阳祯听出来一个细节,连忙追问道。

    “一般的劳役,都不会少于十天半月。到时候咱们闲着无事,还可以去伊水垂钓。那边有许多归附的南方吴人,酒肆里烹鱼煮虾、鲜美入味,可是个不错的去处!阳队正新官上任,咱也得再好好庆祝几次不是。”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快乐休假,卫仪想着想着愈发开心,摩拳擦掌得期待着。

    “可把你美得!几位伙长,到时也一并同去吧!”阳祯牢记着兄长的教诲,在和卫田二人的继续亲近之余,也没忘了照顾另外几位的情绪。不过听到要去这么久的时间,他不禁有点怅然若失,忽然留恋起简陋的小家来。

    听见队正的邀请,另两个几乎全程默默旁听的伙长,也都微笑着融入了谈话。转眼之间卯时已过,还是没有看见将领的踪影,大批的羽林军拥堵在城外无所事事,就好像不良青年的集会一样散漫杂乱。阳祯又注意到,别人都带着环首佩刀或者长剑,而自己则只是随意套着盔甲出门了事。对此他自嘲得摇摇头,看来自己真不是个合格的军人。

    又等待了半晌之后,今天奉命率领这群乌合之众的将军,也骑着栗色的肥壮骏马抵达门外。他的身后跟着约莫百余名士卒,衣着打扮和普通羽林浑不相同,那都是属于军队编制之外的私兵,是将领的亲信家人充当的。熟知军中人物的王渊王大仙,连忙小声得向自家队正介绍,那是官任羽林监的孟威。

    和大部分汉化鲜卑一样,孟威的籍贯已经挂靠在洛阳,可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是少有的还以从军为荣的将官。他出身于勋贵子弟,以“习边事、通北情、能胡语”的特长著称,三十五岁的年纪就做到了从五品的“羽林监”之职。在整个羽林军中,算是个青壮派的名将。

    北魏的基层官职,是以队、幢、军为基础而成的。一般来说,五幢即两千五百人,作为“军”,设置别将职位。该职位在军镇又称为军主,在地方又可称为统军,在羽林军中则叫羽林监。若干个军则设置别将、都督、镇将等一系列官衔充当指挥,此阶在京城一般是称为武卫将军、中郎将等等。

    “此次太后和陛下有诏,凡是牵扯到张府事件的二十六个幢,派出你们这五十二只队,在伊阙佛窟处服役修建一个月。万望尔等洗心革面,好好反思自己的错误,用诚心向佛祖赎罪。诸队的队正,立刻来将军这里点卯!”孟威的骏马前方,一个膀大腰圆的亲兵首领,环顾着人群厉声喊道。

    “是!”阳祯忐忑得应和一声,连忙先找卫仪借了把佩剑,这才小跑着去汇报。

    不过孟威的名字虽然霸道,可做事倒是和蔼亲切,颇有爱兵如子的古名将之风。他先是好好对众队正勉励了一番,又表示自己绝对会全程亲力亲为陪同,一定不会贪图享受躲在房中。继而他雷厉风行得布置下行军队列,以亲兵引导着各队队列,片刻后就率军开拔,朝着南方的龙门山方向逶迤而行。

    初时的阳祯,还带着满脸的兴奋,在长长的行军队列中前后穿梭,一会是和各伙长闲聊瞎侃,一会是向士兵询问交流。毕竟是身为人生中首次担任将吏,又是行走在古中国美丽的都城郊外,满眼望去处处都是新鲜感。就连溪流边的村落民居,穿着简单朴素的商贾路人,都让他觉得好奇不已,忍不住凑近些多看几眼。

    不过没撑住多久,阳祯就感到体力和精力的双重不支,逐渐地闭上了干渴的嘴巴,变得和别人一样闷头赶路了。他自然是没有清晰的概念,北魏洛阳城距离龙门有五十里之遥,虽然现在看起来是几脚油门的距离,可能还没有大都市人通勤的距离远,可当时需要几乎整天的连续行军才能抵达。

    熬过了大半天,就连午餐也是对付着了事,直到申时才遥遥得看见远处山峰的影子。旁边的王渊笑着介绍,那就是闻名海内的龙门山了,瞧着似乎很近但还有不短的距离。又朝着南方行进了许久,黑点般的峰峦这才在眼前直插入天,苍翠的碧绿色丛林如绸缎般铺展,一直到玉带横流的伊水之滨。而在那一片青障之中,宏大的土黄色泥壁紧贴着山腰延伸到天际,其中大大小小的雕像身影,在黄昏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伊阙龙门!”此刻不需要任何的介绍,阳祯瞪大了眼睛满怀兴奋,忍不住喊出声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