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诱惑的力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刹那间各个建设团体在钟元常的指挥下开始紧赶慢赶。

    虽然钟元常对水利工程也不是非常熟悉,但都干了一年了,哪怕没大匠水准知道什么可以修什么不可以修。

    团队在钟元常快速决断的精神天赋作用下,时间统筹安排几乎被发挥到极致。

    再加上工人们有着年节礼物的刺激,一个个士气满满的干完了最后的工作,就拿着年节礼物回家了。

    第二天桑君长与郑渠来进行验收时,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第二天钟元常便是来到少府找到张道渠,询问少府中专门管辖渭河三桥的桥匠可是有人愿意亲自主导建设一座可能会名垂青史的桥梁的。

    结果一个叫做李春的青年走出来。

    这青年出自蜀地,乃是蜀地李家,也就是建设了都江堰的李冰李家。

    都江堰跟郑国渠不一样,郑国渠因为面临妖族的袭击,在关东世家主政后,基本上被放弃掉了,而这些水渠只要不定期进行维修或者修缮,那肯定是会出现淤堵的情况的。

    但都江堰却让整个蜀地都靠着它吃饭,这就让都江堰的维护比郑国渠要好多了。

    所以李春只是传承了作为家学的工匠技艺,便跑到外面混去了。

    跟郑渠不一样,李春没有要光复都江堰的必要,因为它一直都欣欣向荣。

    而蜀郡李家见到李春想要出去混,那就托关系把他送到长安,去负责维修渭水三桥。

    毕竟渭水三桥的后面两座是后来慢慢加进去了,但最先的中渭桥在秦朝时就修建出来。

    李家修都江堰修出名了,族中若对大匠职业感兴趣的,基本上都会来渭水三桥这里当官。

    甚至这个职位对于李家来说有点类似世代传承的意思,自然关系方便。

    不过,这些工匠职务,对于绝大多数的世家来说都没有什么兴趣,所以也不关注。

    但靠着这门技术却让李家传承数千年,甚至到现在都江堰地区还是李氏的重要传承地。

    而此刻感觉自己修桥都修了三年,每年都只是对着渭水三桥修修补补,现在听钟元常的口气自己好像能够修建一座让自己名留青史的桥,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要上啊!

    “嗯嗯,有朝气,是不是太年轻了一点……”

    钟元常心中嘀咕着,但查阅了一下他的信息后,便发现这家伙是蜀郡李冰家族出来的,顿时就放心了不少。

    这年头讲究的就是传承,你脑袋上的先祖越是出名越好。

    尤其这么大工程,没个祖上有些名气的家伙来镇住还真不好说。

    当然,桑君长参与郑国渠的翻新与新郑渠的建设之后,进入到了一种贤者状态,开始根据自己这俩年的实际经验开始去修改一些自己写水经时候的错误,暂时对大建不感兴趣了。

    而郑渠则是感觉,经过了两年修建后,自己需要沉淀一下,也打算写一本书籍来,总结自己这两年翻新郑国渠,修建新郑渠的注意事项,来一个温故知新。

    总之,这两个家伙处于一种满负荷工作了整整两年后需要好好的休息的贤者状态中。

    而且李适也非常同意这两个家伙能够整理出一份治谁手册出来。

    毕竟除了郑国渠与新郑渠以外,未来还有一条京杭大运河等着他们呢。

    这时候进行总结肯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也是钟元常跑过来要需要从修理渭水三河的大匠挑选新的工头原因。

    “好吧,就你了!”钟元常点头道:“你需要什么人手全部都提出来,我们这一次修建的可是要跨越黄河的大桥,另外还要修一条跨越太行山与王屋山的高架桥。”

    “艹!”李春低声问候了一句,抬起头看着钟元常道,“大人,我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李春又不像是李适那种一拍脑袋,根据上辈子出现过,那这辈子也应该能弄得出来的朴实想法,完全不知道这东西的难度,外行决定内行的定下了建筑计划。

    但李春是真正懂行的,在渭水上建立一座大桥跟在黄河上建立一座大桥完全是两回事。

    “你说呢!就算你是李家的世家子,也应该知道欺骗朝廷可不是那么容易过关的吧!”

    钟元常笑呵呵的拍了拍李春的肩膀,道,“所以你肯定是要名留青史定了。

    要么制作不出来被砍了脑袋,要么成功修建出一条足以媲美都江堰的是著名建筑。

    怎么样感不感动!”

    “我真是谢谢你全家啊!”李春哪怕此刻怒气值全满,却也只能咬牙道:“拼了!”

    因为虽然进入到了大统一王朝,但又是通过妥协所形成的大统一王朝。

    所以这是个真正的世家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时代,同时秦朝虽然灭亡,但残余势力占据了西蜀与西凉,别说这里,就算关东,都还传承着春秋战国时那种君择士士择君的风气。

    所以,只要是世家出身,哪怕只是一个工匠,依旧有着蔑视王侯的气势。

    当然,这要看什么王侯,如果是能杀你全家,而且还真会杀你全家的那种,还是低头吧。

    李春知道,自己世家子的身份,在钟元常面前摆摆谱什么的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但如果答应钟元常去修,结果放了钟元常鸽子,那西凉会出来帮忙摆平钟元常的怨气。

    而西凉的那些家伙,哪怕是看起来最慈眉善目的贾文和,都不是好相与的,就更不要说李适这种执掌了整个大仙朝局势的掌控者了。

    你惹他一时不高兴,就注定你一辈子不高兴了。

    钟元常见李春答应了下来,微笑的走到李春身边,道,“你在我手下修桥是一把手了。

    你在这里有什么仇敌,我帮你把他调到你手下,你有什么朋友,我也帮忙调到你手下。

    正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少年啊,只要你把桥梁给我造出来,名会有的,利更会有的!”

    面对着钟元常魔鬼般的诱惑,李春果断被诱惑了过来,跟着钟元常干了。

    好了,转眼处理好了新郑渠的手尾,又成功的从少府挖到了人才。

    至少钟元常看来,所谓朋友那肯定是同一水平的狐朋狗友,比如自己跟荀公达。

    所谓敌人,那也要同样的水平才能够产生情怨,差距太大反而不会有这种问题。

    这些人挖过来几个,应该足够修大桥的时候使用了。

    至于豆腐渣工程,对不起,钟元常是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因为这种工程设施都是按照千年起步的,属于那种千年没修缮肯定会出现腐蚀风化什么的,但桥梁根基只要不是人为破坏,那后代翻新一下还能用的。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等到桥塌了,那你的后代还是改姓吧。

    不仅仅是史书里面会大书特书,甚至会从祖辈一直追溯到当代,所有开枝散叶的宗族全部都会追究责任。

    因为古代的每一个王朝都是奔着千千万代去的,你弄个几十年,几百年的就损坏的工程,这是诅咒我的王朝只有这么点寿命吗?

    所以给我杀,要杀全家的那种。

    “嗯嗯,马上去内政厅交接任务,明天便是出发带建设营与大匠们去神洛。”

    钟元常心中发狠,果断把效率提升到极致,甚至心中琢磨着应该怎么样把屯田营的速度提升到日行百里。

    这样的话,自己完全能够在这周内见到属于自己的蔡邕书帖了!

    没错,虽然蔡邕书帖钟元常还没见到,但钟元常已经超远距离打上自己的标签了。

    人生总归是要定下点小目标,比如把除了蔡昭姬手中以外的蔡邕书帖全部收集齐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