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武举和军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陛下,弘治六年的时候,朝廷开了武举,明年又是科考之年,何不再开武举呢?”

    “朕倒是想开,可是,参加武举的生员素质,实在是堪忧啊!能写出一篇完整文章的,都是凤毛麟角之辈!

    因为有才华的,都去参加科举了!剩下一下歪瓜裂枣,才会参加武举。”

    实际上,如果没有李兆同这个变数,明年弘治皇帝,依然会选择开武举的,毕竟在弘治六年的时候,就定下了六年开一次武举的规矩,明年正是第六年。

    但是,尽管规矩如此,但是,弘治皇帝心中还没有下定主意。

    因为弘治六年开的那一次武举,实在是令他大失所望,根本就没有选拔出一个人才来,全是些歪瓜裂枣。

    因而,弘治皇帝心中甚至在盘算着要不要废除。

    哪怕,此前李兆同在他面前已经提到过一次武举。

    因为弘治皇帝不想丢那个人。

    “陛下,不需要他们有多高的文化素质啊!您只需开了武举,选拔出一批身体素质好的人来,然后成立一个军校,把这些人全部丢到军校里去进修,让王老将军这样的沙场老将教他们几年军法谋略,这些人,自然而然地,不就能出现将帅之才了吗?”

    “这不跟翰林院类似吗?”

    英国公张懋,作为武官勋贵之首,他自然是非常关心此事的,所以,他认真地听完了李兆同的陈述,听完之后,他就脱口而出了这句话。

    “没错,就是跟翰林院类似!”

    李兆同点了点头,这一点,他还真参照了翰林院的情况。

    在武举一事上,尽管李兆同融合了来自未来的“记忆”,深知飞机大炮的厉害,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在如今这个火炮还没有成为主流,依然是刀枪棍棒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真正的将才,还真得要是彪形大汉才行。

    这些以一敌十,乃至以一敌百的彪形大汉,在战场上起到的作用,还真得不是一般的大!

    因为打仗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个以一敌十,乃至以一敌百在战场上拼命,对士气的鼓舞,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在如今这个冷兵器时代,脑袋发达还真不如肌肉发达重要。

    因而,李兆同干脆一些,就向弘治皇帝提议,武举考核主要考身体素质,至于文化成绩,那个完全可以等考完把他们丢到军校中去进修学习。

    当肌肉猛男装备了一个有知识的头脑,那他在战场的作用,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那个时候,大明还会缺少将帅之才吗?

    “陛下,老臣觉得,李兆同的这个建议,完全可行!”

    英国公能成为武将勋贵之首,除了英国公这个爵位很高之外,他的能力,也是非常的,他第一时间,就领悟到了李兆同的意思,然后,他就开始为武将谋划起来。

    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啊!

    如果这个方案由他来推动,这对提升武将地位,是很有帮助的!

    他可不希望,这个功劳,甚至还没影子的军校,落在了文官手里。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