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一千万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朝廷也不能随意向银行借钱,该给的利益还是要给,该还的钱还是要还,因为这些钱,可都是百姓的血汗钱,一旦朝廷失约,这对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防止朝廷完全不讲信用当回事儿,无休止的借钱,李兆同先把丑话说了出来。

    “陛下,老臣看来,这个银行,大有可为。”

    银行,是从“一条鞭法”那个话题牵扯过来的,按理说,张懋是会很反对银行的成立的。

    但是,张懋这个人,虽然私心重,但是他对大明,还是忠心耿耿的,他还是想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做一些事的。

    听了李兆同的陈述,张懋觉得,这个银行,大有可为,而且他仔细考虑了一下,这个银行对他也很有利,所以,他出乎人意料地,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掌管五军都督府,因此,老臣在想,五军都督府,是否也可以向银行借钱呢,然后,在将士出征的时候,这就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缺粮缺钱的困境,缓解户部的压力。”

    张懋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五军都督府一旦有了钱粮,那么,他们这些武将,也不需要受制于文官,受文官的气了!

    他作为五军都督府的最高长官,他手中的权力,自然就大大提升了!

    说不定,他还能从文官手里,夺回土木堡之变之后,丢失的军权!

    张懋没有提到这点,刘健等人,却是考虑到了,他们都是人精,很明白,一旦五军都督府有了钱粮,兵部就不见得那么好掌控大明的军队了,所以,他们一个个都皱眉起来!

    为什么皱眉,而没有激烈反对?

    因为刘健等人,不仅意识到了银行对武将有利,对他们文官治理天下,同样很有利啊!

    户部虽然管着国库,可是大明的国库,几乎空空如也,却还要养着一大批“朱”,所以,国库空虚,朝廷严重缺钱啊!

    缺钱,自然就导致,刘健他们这些人,想办点利国利民的事情,比如兴修水利,都很难。

    因而,刘健他们,也需要银行,也想向银行借钱啊!

    所以,他们都在衡量其中的利弊,一个个皱着眉头,暂时没说话。

    弘治皇帝,同样想到了张懋的小心思,他作为一个帝王,他首先考虑的就是平衡,他是不希望文官一家独大的,这会削弱他的话语权,所以,弘治皇帝没有刘健他们想的那么多。

    他的眼神亮了起来,看向李兆同,兴奋道

    “贤侄,这个银行,怎么建立?”

    李兆同见弘治皇帝这般兴奋,也知道了弘治皇帝的态度,他瞄了一眼自己的老爹等人,心中叹了一口气,暗自叹道

    这是时代的变革,希望你们能跟上脚步吧!

    然后,他就看向弘治皇帝,回答道

    “陛下,银行的建立,很简单,首先,要确定股权,然后按照各自的占股,拿出相对应的钱财了,存入银行,作为保证金,也作为起步资金,然后,银行就可以选址建立了。”

    “贤侄,你认为这银行的起步资金,该是多少才合适?”

    “一千万两吧!”

    李兆同思量了片刻,回答道。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