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旱灾和流民(第一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瞎改、乱改,说不定会死更多的人。

    “陛下,那些流民该如何安置?”

    一旁的内阁首辅刘健站出来问道。

    按照严苛又血腥的保甲制,这些流民都是死罪。

    但是,法不责众,要是真的把这些流民都杀了,那必然天下震动,大明的江山社稷都会不稳。

    然而流民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很容易演变成匪寇,甚至聚众造反,对他们不管不顾,显然是不行的。

    所以,这些流民必须要想办法安置,将祸患扼杀在摇篮当中。

    可是怎么安置流民,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陛下,臣建议按照以往的惯例,将流民遣送回原籍,不追究他们违反保甲制的责任,同时也让他们享受到税粮减免的好处。”弘治皇帝还在思索,周经就先开口道。

    “不成。”

    弘治皇帝否决道。

    以前弘治皇帝基本上都是待在深宫当中,没有接触过流民,不懂。

    可前段时间,他去西山煤矿视察,遇到了从密云逃过来的流民,进行了一番交谈,弘治皇帝对百姓为什么会愿意成为流民有了自己的见解。

    他已经意识到了,把流民遣送回原籍,那简直是蠢得不能再蠢得办法,因为如果人家在家乡能够好好生活下去,又何苦背井离乡。

    所以,以前的这个老办法,明显不好用。

    “臣也觉得不妥。”

    刘健同意弘治皇帝的选择。事实上,如果按照以往的惯例去安置流民,刘健不会站出来问,正是因为他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所以,他才站了出来。

    “刘师傅,朕看你好像有话要说,请直言。”

    弘治皇帝听出了刘健话里有话,所以他要刘健直言。

    刘健回答

    “陛下,老臣觉得,与其将这些流民遣送回原籍,不如允许他们进入顺天府,让他们自己去寻一份出路。”

    “怎么说?”

    弘治皇帝已经把握到了一丝刘健的意思,但是一时间他还没有整理清楚。

    其他人,听了刘健的这句话,也意识到了今年与往年不同,开始思索起来。

    不过刘健也没有让他们费心思去想,他回答道

    “陛下,自股交所成立以来,京城上下形成了一股风气,大家都开始热衷于经商谋利,因而这段时间,京城新成立的商行不少,他们也借着股交所得来的钱财,开始在京城内外开办大大小小的作坊。

    作坊,是需要人去做的,可京城的人口有限,保甲制的存在又使得其他地方的人过不来。

    所以,京城最近不少作坊都招不到足够的帮工,纷纷开始提高薪资找人,可即便这样,也依然存在用工荒。

    所以,老臣觉得,不如让这些流民进入顺天府范围内,让他们去这些作坊做工,以此谋生。如此,既能安置流民,又能解京城的用工荒。”

    事实上,像刘健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是那些流民。

    流民们可不傻,他们逃离家乡,不就是为了谋一份生路吗?

    如果在以往,他们会前往更近的南直隶、江南鱼米之乡,或者流民大规模聚集的荆襄之地,这些地方,比天子脚下的北直隶活路的更多。

    可如今不同了,京城附近出现了用工荒,存在大量岗位空缺,拥有更多生的希望,所以,收到消息的流民们,纷纷往北直隶而来。

    他们不求进入西山煤业、密云矿业、环球建工那种待遇特别特别好的商行,只求,能找到一条活路。

    “可是,刘公,这么多的流民进入顺天府,安全方面该如何保障,刘公您不要忘了,白莲教余孽依然很活跃,他们最爱蛊惑这些流民闹事了。”

    牟斌不同意刘健的建议,因为一旦大量的流民进入顺天府范围内,他们锦衣卫的压力,将会非常巨大。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