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开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域一段时间,船蛆自然就会死亡。

    对了,三角淀又叫东淀,与之相对应的西淀也确实有,不过此时叫白羊淀,也就是那雄安新区内著名的白洋淀了。

    至于李兆同为什么不选择熟悉的白洋淀,那是因为弘治年间的白洋淀几近干涸,有些淀泊已经淤成平地了,你叫他怎么搞?

    而且西淀距离海边还是太远了些。

    反倒是在没有李兆同这个变数的,因为上游修建了水库,已经断水,正在不断干涸,形成庄稼地的东淀,此时满水,又紧邻华北地区最大的河流海河,距离海边也不远。

    “三角淀距离京师还是远了些。”很清楚三角淀在哪的弘治皇帝做出判断。

    “是远了一点,不过这环球书院在小侄的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研究造船,因为一些药物,只有海外才有,比如这治疗疟疾的神药原料金鸡纳树,这个只有在遥远的黄金洲才有。

    还有亩产十几二十石的新粮食玉米,也只有黄金洲才有……”

    “等等!!”

    “什么?!”

    “十几二十石?!”

    ……

    “贤侄,在朕面前,可不能说胡话啊!”

    弘治皇帝近乎喘息地警告道,这十几二十石的新粮食玉米,可把他给刺激到了!

    刘健、李东阳、谢迁、张懋等人也好不到哪去,一个个激动地打断了李兆同的陈述,一个个呼吸沉重地盯着李兆同,生怕他撒一点谎!

    因为这实在太可怕、太惊人了!

    目前大明的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亩产不过三四石的样子,结果李兆同口里面的这个玉米,亩产竟然翻了好几倍!

    好几倍啊!

    这要是能拿到大明来种……

    那大明……还会有饥荒吗?

    弘治皇帝,已经在想象自己被史书评为千古圣君、千古一帝,与三皇五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并列了!

    甚至……超越他们,也不是不可能!

    而刘健、李东阳、谢迁、张懋等人,则已经在想象自己名垂青史,挑翻历史上的名臣张良、萧何、房玄龄、杜如晦、魏徵、姚崇、宋璟、范仲淹、王安石、刘基等人了!

    “兆同,切不可信口开河!”

    李东阳呼吸沉重地严厉警告道。

    李兆同摇了摇头,有些伤感,又有些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对未来的期待,道

    “陛下,爹,舅舅、各位叔伯,兆同所言,绝对非虚!

    此乃老子千叮咛,万嘱咐的事情,是他老人家以吐血为代价,测算出来的天机,因而,这是绝对不会错的!

    甚至,老子还言,黄金洲还有土豆和番薯两种粮食作物,甚至这两种粮食作物可能已经被佛郎机人从黄金洲带回到佛郎机种植了。

    这两种作物,如今的亩产,大概在七八石左右,如果经过改良,其亩产超过玉米并非不可能。

    玉米,那是黄金洲上面一个强大的文明——玛雅文明的神物,也是他们的主食,经过他们一代代的培育,产量越来越高,如今也可能被佛郎机人带入了佛郎机。

    但是,不管是佛郎机还是黄金洲,都离我们大明太遥远了,远隔重洋。

    我大明龙江和清江两大造船厂造出来的船只,并不适合远洋航行,很难到达佛郎机或者黄金洲,并把这玉米、土豆、番薯、金鸡纳树等神物带回来。

    所以,环球书院要研究造船,改进造船技术,造出适合远洋航行的海船!当然,即便造出了适合远洋航行的海船,还需要朝廷同意开海。”

    ps终于到了准备下海的环节,好激动!求推荐票平静一下心情!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