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拉皇帝入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续命,还真得讲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得到弘治皇帝的首肯,甚至还得跟他合作。

    不然,这生意做不成,这命也难续。

    如今的大明,可不是未来交通便利的二十一世纪,跑到山西的那个西山煤矿,或者跑到冀北道大同镇的大同煤矿去开采,再运到京城来,不现实。

    京城的其他小煤矿,作用有限,给李兆同续不了多少命。

    “对了,朱老爷,若您与小侄合作,做这蜂窝煤的生意,小侄愿意与您三七开,您七小侄三,小侄可以保证,每年可以给您带来至少百万两的盈利。”

    李兆同突然想起,弘治皇帝是一个抠抠搜搜之人,对于赚钱攒钱,那是非常地有兴趣,所以,为了能让这笔生意做成,他赶忙又补充道。

    “百万两,嘿,李公,恐怕把您家里所有东西全部卖了,也不值百万两吧!

    令郎如此信心满满,如若将来做不到,那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萧敬在一旁听后,就看着李东阳,冷笑讥讽道。

    他是一点都不相信李兆同所言。

    要知道,这蜂窝煤可是卖两文钱一块,百姓一天也就用五块,也就是十文钱,这得卖多少蜂窝煤,才能得到百万两的银钱啊!

    更遑论,制作这蜂窝煤,还需要成本!两文钱一块的蜂窝煤一看就没什么利润,所能赚取的银钱,绝对有限。

    萧敬经常辅佐弘治皇帝处理政务,他很清楚,赚取百万两的银钱,得付出多大的努力。

    眼前这十二三岁的小毛孩子,开口就是能给陛下带来至少百万两的收益。

    所售的物品还是这看着就没啥利润的蜂窝煤。

    这不是信口开河是什么?

    当然,萧敬这么讥讽李东阳,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他担心,如果李兆同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就会显得他萧敬很无能。

    因为他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皇室的皇庄,是他在管理。

    他可没本事一年给皇帝的内帑带来高达百万两银钱的进项。

    所以他想让李东阳父子知难而退。

    然而,萧敬打错了主意。

    他是宦官,哪怕他名声不错,但也天然与李东阳这等文臣对立。

    他这么一讥讽,原本还想怒斥李兆同信口开河,让他不要再胡言乱语,蜂窝煤一事儿就此作罢的李东阳,现在反而不想了。

    “萧公,犬子能不能给朱老爷带来百万两银钱的收益,我不敢肯定,但是眼前的蜂窝煤,着实利国利民。

    所以,以吾看来,这蜂窝煤的生意,能做,朱老爷应该做,如若朱老爷不做,我们自己去找人做。”

    李东阳是文渊阁大学士,内阁三巨头啊,他这话,虽是反驳萧敬,但更是说给弘治皇帝听的。

    他的意思就是,蜂窝煤于民有利,既能获得好名声,还能获得收益。

    如果弘治皇帝你不跟我儿子合作,那我就去户部说,让户部来跟我儿子合作,户部那边肯定可以通过。

    我还不信有什么事能让朝廷为难,除非涉及到了皇家的根本利益,不然这事儿肯定可以通过。

    这蜂窝煤肯定不可能涉及到皇家的根本利益,那到时候蜂窝煤赚的钱,可就不是进你皇帝的内帑了,而是进户部管辖的国库。

    他这一说,意思摆明,可就戳中弘治皇帝的内心了。

    弘治皇帝同李东阳一样,都没有想到,这蜂窝煤还真涉及到了皇家的根本利益。

    毕竟京城西山煤矿在皇家陵寝的禁地内,关系到了皇家陵寝的风水嘛!

    他也和萧敬一样,也不相信这蜂窝煤能赚取至少百万两银钱的收益,但是,他能判断这蜂窝煤既能获取好名声,又能赚钱。

    既能得名,又能得利的项目干嘛不做?

    而且内帑是他私人的,里面的钱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国库是朝廷的,虽然说起来也是他的,但是他想花里面的钱,得经过户部同意,不然这钱还真不好拿。

    爱钱如命、又惜羽毛的他,可舍不得丢弃这块蛋糕。

    所以,弘治皇帝当即拍板做出决定:

    “此事朕应了!贤侄,说说看,我们怎么合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