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登基二十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笑笑,这烟花真漂亮。”

    “还有俺俩不是牛哥哥,俺是大牛,他是二牛。”

    大牛开心的看着烟花,将一颗瓜子塞进嘴里。

    那香味,让他恨不得把瓜子皮也吞下去。

    “大牛和二牛,还不是牛哥哥吗?”

    笑笑送个大牛,一个不大不小的白眼。

    惹得一群孩子,咯咯直笑。

    “笑笑,俺姓程。见虎叔叔家的孩子才姓牛。”

    大牛郑重的纠正道。

    “咯咯,咯咯。笑笑当然知道了,逗你玩呢。”

    一群林府的孩子哄堂大笑起来,惹得大牛和二牛都涨红了脸。

    这俩孩子可不随他们老程家的基因,老程家自古以来都是黑不溜秋的大煤球。

    而大牛和二牛,可是继承了母亲古丽的白皙肌肤。

    所以两个小子脸一红,就特别显眼。

    “大牛哥,二牛哥,别害羞了,跟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吧!”

    笑笑见两个小子真害羞了,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道。

    大牛和二牛闻言,立即欢快的加入到大部队的队伍。

    毕竟他俩,也曾经是小板凳大军的一员。

    如今小板凳的组织者已经嫁人,他们以后再成立小板凳大军的时候,已经默认让笑笑当领军人物了。

    不过孩子们,宁愿以后再也不成立小板凳大军了。

    因为一旦成立起来,就注定他们的父亲又远征他乡了!

    林然和长乐依靠在门口,微笑着看着院子里的一大帮孩子,开心的唱歌跳舞。

    两个人的脸上都是笑容。

    没有什么比孩子们的快乐再重要的事情了。

    人们都是在长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改变着自己的思想。

    可是爱护子女的心,永远也不会改变!

    孙氏和林正泰坐在林然为他们制作的躺椅上,悠闲的看着这满满的都是幸福的林家大院。

    直到程处默和古丽找上门来,大牛和二牛才不得不依依不舍的离开。

    这一晚上的林家大院,燃放了一整夜的烟火。

    一大早全家的大人和孩子们,都换上了崭新的衣服。

    林然带领五朵金花和孩子们,给父母磕头跪拜。

    这个礼仪,自从他们离开长安城在南大陆,过第一个正元节的时候,便开始正式实施了。

    林然觉得家风,对孩子们的成长尤为重要。

    所以打小就要让孩子们,知道尊老爱幼的道理。

    平安和胜男,果然没有信口开河。

    也没有辜负父亲和母亲对他们的期望。

    两个人都拿回来两张奖状,而且都是含金量很高的考试成绩奖状。

    让一家人都非常开心。

    得到父亲的夸奖,孩子们努力学习的热情也更加高涨了。

    待给父母施礼完毕后。

    便到了林然和长安的表演时间。

    十几个孩子都一起跪拜在他俩面前。

    给父亲大人和母亲大人,磕头拜年。

    长乐将备好的喜钱。

    听从林然的建议,用红纸包了起来。

    一个个的塞到孩子们的手中。

    肚子溜圆的水饺开始下锅。

    林府的爆竹被管家刘鹏点燃。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此时此刻整个长安城都此起彼伏。

    百姓们的爆竹也在各自的院子里点燃,来欢度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林然便摸黑上路了。

    今天是正元节,而且是贞观十九年的正元节。

    意义极其重大。

    代表了李二陛下已经登基二十年了。

    所以今年的大朝会,尤为隆重和庄严。

    林然看看出门,便看到程咬金父子快步走来。

    “姨父,晚辈给您拜年了。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林然恭敬的施礼说道。

    开心的程咬金,眉毛和胡子一起跳。

    “这可是老夫听过的最美好的祝福,哈哈···哈哈···”

    程咬金开心的就要身上去拍打林然的肩膀。

    伸到半空就按下了暂停键。

    眼前的那个孩子,如今已经是满脸胡子了。

    已经是十二个孩子的父亲了。

    “一转眼你和处默都这么大了,老夫不服老也不行了。”

    “以后这世界注定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

    程咬金放下手,不无感慨的开口说道。

    三人并肩而行,往太极宫走去。

    宫外已经站满了等待参加大朝会的官员们,还有各个大唐附属国的使者。

    就连土谷浑地区和高句丽地区,甚至是土蕃地区,也派来了朝拜的官员。

    大唐西北方的很多国家,也派使者前来,他们很多是意欲依附在,天可汗的庇护之下的。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万国来朝。

    见到林然前来,百官们纷纷上前热情的打着招呼。

    林然都恭敬的逐一还礼。

    大过年的不就是图个喜庆吉利吗。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太极宫的宫门缓缓打开。

    随之百官们整理好官服,依次鱼贯而入。

    显德殿里,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已经正襟端坐了。

    一个大黑的龙袍,一个大黄的凤袍。

    李二陛下头戴皇冠,整个人更显王霸之气。

    长孙皇后头顶的凤冠,看着都让林然为自己的丈母娘心疼。

    这玩意没有十斤,也至少有八斤之重。

    戴在头上,那得多累啊。

    真应了后世那句话啊。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而行。

    “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文武百官们各自就位后,整齐划一的施礼参拜道。

    “众位爱卿平身。”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起身。

    “鸣炮······”

    礼部尚书爽朗的声音在显德殿上空响起。

    这是提前商议好的大典流程,主意自然是出自林然之口。

    就连那粗大的爆竹也是林然制造的。

    如今青雀不在身边,很多事情要靠自己努力了。

    真怀念有人帮忙的日子啊。

    巨大的声响在显德殿外响起。

    显德殿被震的回音嘹亮。

    整个长安城都清晰可闻。

    那些异国番邦的使者,一个个被这巨大的动静,震惊的瑟瑟发抖。

    他们担心显德殿随时会崩塌下来。

    自己是前来朝拜的,如果小命留在这里,那可就太不划算了。

    巨大的声响,足足响了二十下。

    寓意着李二陛下登基已经二十年了。

    李二陛下静静的听着这巨大的声响,在心里默默的数着。

    刚好在二十响的时候,嘎然而止。

    “恭喜陛下登基二十载,愿陛下长命百岁,大唐江山永固。”

    百官们再次施礼参拜。

    李二陛下龙颜大悦,爽朗的笑声在显德殿上空回荡。

    接下里各国使臣闪亮登场。

    他们颇具特色的服饰,让人一眼便能看出是那个部落或国家的使者。

    口音如今都是汉话。

    但凡大唐的附属国,如今都开始推行汉话教育。

    这是李二陛下听从林然的建议后,下达的天可汗之命。

    学院每年都会有毕业的学生,前往各个附属国任教。

    在那里他们会受到无上的荣耀和待遇。

    使臣们恭敬的跪倒一地。

    各自献上对天可汗的祝福。

    而且带来了丰厚的贺礼,恭喜天可汗登基二十年。

    李二陛下高兴的接受他们的祝贺,和带来的贺礼。

    为这些使者们赏赐美酒。

    激动的这些使者一个个的浑身发抖。

    大唐的美酒他们早有耳闻,如今可以喝上一杯。

    也不枉这一趟远行了。

    待使者们各自归位后。

    显德殿的禁卫军,在统领厚厚的带领下,表演了箭术和拳术。

    二十名神箭手,那百步穿杨的箭术。

    让使者们将眼睛瞪的溜圆。

    有这样的士兵难怪大唐能够连灭土谷浑,高句丽和土蕃国。

    他们如今刚刚知道,就连岛国也被大唐拿下了。

    更是新建了南大陆和北大陆。

    据说那南大陆和北大陆,距离大唐上万里之遥。

    而他们就这样航海而行,将那里给征服了。

    航海万里这样的事情,让他们做梦都不敢想。

    神箭手们箭无虚发的表演,让李二陛下也拍手称快。

    百官们自然跟着陛下一片叫好之声。

    厚厚带领二十名禁卫军展示了拳术。

    从小就跟哥哥习练拳术的厚厚,终于在这一刻绽放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一套拳法习练的虎虎生风,让人眼花缭乱,目接不暇。

    “好···好···”

    李二陛下欣喜的开口称赞道。

    他还是第一次见厚厚施展拳法。

    虽然上次见厚厚指导兕子习练拳法,可是未见厚厚出拳。

    如今亲眼所见,果然是有大家风范啊。

    林然欣慰的看着厚厚的一招一式。

    就连自己如今也自愧不如。

    自己的弟弟,已经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步了。

    最后在大朝会结束的时候,李二陛下总结了自己二十年来的历程。

    对文武百官们都大加赞赏。

    “没有众位爱卿的齐心协力,就没有大唐如今的盛世太平。”

    “没有众位爱卿的鼎力支持,就没有朕的安枕无忧。”

    “二十年了,多少陪朕一同走来的大臣和将军们,被岁月无情的夺取了性命。”

    “朕会永远记住他们的,在朕的心里,他们依然还活着,依然在护佑着大唐···”

    李二陛下的一番话,深情而感人。

    让许多老臣都唏嘘不已。

    再坚强的人,也挨不住岁月的侵袭。

    岁月如飞刀,它刀刀催人老。

    在文武百官们的恭送声中。

    李二陛下被长孙皇后挽住胳膊。

    两人一起离开了显德殿。

    文武百官们也秩序井然的,各自回府过年去了。

    “儿臣,参见父皇,参见母后。”

    “臣妾,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显德殿里,一群人跪拜施礼。

    太子李承乾和太子妃,首当其冲。

    雉奴和果果尾随身后。

    “都起来吧,观音婢给皇子和公主们喜钱。”

    李二陛下和颜悦色的看着面前的孩子们。

    长孙皇后掏出早已封好的喜钱,逐一给孩子们分发下去。

    “兕子最小,所以父皇和母后,给兕子一个最大的。”

    兕子开心的接过一个最大的红包,欢喜的眼睛都眯缝成了一条线。

    “兕子,谢谢父皇,谢谢母后。”

    “祝父皇和母后,长命百岁,幸福安康。”

    小丫头一出口。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便开心的笑了起来。

    多少年没听过这么美好的祝福了。

    以前长乐乖巧的祝福,如今完美的出现在了兕子的身上。

    “兕子,来父皇身边吃饺子。”

    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

    兕子开心的坐在父皇身边。

    “这饺子还是你姐夫的四季酒楼创新的吃食,如今大唐的百姓都在正元节的时候,来吃这寓意团员美满的饺子,父皇当然也要与百姓们同乐。”

    热气腾腾的饺子被宫女们端了上来。

    “父皇,今日的饺子可是皇嫂亲自包的。”

    兕子的话,让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都大吃一惊。

    两人纷纷疑惑的看着兕子。

    “兕子,早上被爆竹声给惊醒了,肚子有点饿,就跑到御膳房想要找点吃的,垫垫肚子。”

    兕子说道这里,小脸微红,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结果兕子看到了,果果姐姐在御膳房里包饺子。皇嫂还教会兕子包饺子了呢。”

    “那两个最大的,就是兕子包给父皇和母后的。”

    果然,两个大很多的饺子,非常惹人眼睛。

    李二陛下将两个饺子取来,分给观音婢一个。

    一口咬了下去,心里面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雉奴,你怎么能让果果去御膳房包饺子呢?”

    长孙皇后责备的说道。

    “母后,雉奴也不让果果去。”

    “可是果果说,过完上元节,我们便要离开父皇和母后了。”

    “无论如何,她也要给父皇和母后包上一顿饺子,算是她的一点心意···”

    雉奴的回答,让立政殿一片安静。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都被果果的孝心感动了。

    “父皇,母后,兕子饿了,咱们开饭吧。”

    还是兕子打破了立政殿的安静。

    “好,咱们开饭,父皇和母后,尝尝果果和兕子亲手包的饺子。”

    一家人吃过果果包的饺子,心里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果果的孝心让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感动。

    让太子妃自感惭愧不如。

    让太子李承乾,吃的满嘴苦涩。

    却让雉奴和兕子吃的甚是欢喜。

    “父皇,母后。雉奴哥哥可真有福气,皇嫂这么好的手艺,以后雉奴哥哥可以天天吃饺子了。”

    小丫头的话,更是让雉奴欢喜的多吃了几个。

    却让太子李承乾放下手中的筷子,忍不住看了太子妃一眼。

    嘴上虽然什么也没说,脸上的表情,已经告诉了所有人答案。

    “父亲,父亲···”

    林然刚刚回到林府,便被笑笑缠住了。

    “父亲答应给笑笑的新年礼物呢?笑笑可是期盼了很久了。”

    小丫头眨巴着一双大眼睛,满脸的都是期盼之色。

    “父亲,早就悄悄的准备好了,父亲给笑笑拿来去。”

    于是林然将刚刚做出来的皮球,抱了出来。

    在手中往地上一拍,皮球便立即弹了起来。

    惹得满院子的孩子都是大呼小叫。

    笑笑欣喜的抱住皮球。

    学着父亲的模样拍打着,越拍越欢喜。

    一个不慎,皮球便弹出去老远。

    惹得笑笑撒开脚丫子就追。

    一群孩子在林府追着皮球奔跑,瞬间林府便被欢笑声包裹。

    孩子们都被父亲制作的,这神奇的皮球,给吸引了。

    他们的父亲真是太厉害了,连这样的东西都能制作出来。

    让孩子们深感骄傲和自豪。

    早在林然制作出轮胎之后,他便想到了给孩子们做一个皮球。

    有了橡胶,这些东西才能够制作出来。

    虽然远远不能和后世的制作技术相比,可是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了。

    最重要的是林然本就是个足球迷和篮球迷。

    如果以后大唐的蹴鞠换成这样的皮球,观赏性和娱乐性肯定会更高一些。

    在带出一支篮球队,让篮球在这里落根生芽。

    对将士们和百姓们的强身健体,特别是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林然一次做了两个皮球,一个给家里的孩子们玩耍。

    一个让长乐作为新年礼物,带给兕子送去。

    “父皇,母后。儿臣来给父皇和母后拜年来了。”

    在长乐公主的身后,是安顺康健四个儿子。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最待见的就是长乐的四个儿子了。

    一个个的都是白面书生一般的俊俏,如果换上女儿装,肯定被人误以为是女子无疑。

    “皇姐,你手里拿的这是什么啊?”

    兕子顾不得跟顺顺他们玩耍,一眼便看到长乐手上托住的圆滚滚的皮球。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也是好奇的张望着。

    “兕子,这是你姐夫让皇姐,给兕子带来的新年礼物。”

    “这个皮球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笑笑一个,兕子一个。”

    “你那四个外甥都没有呢···”

    长乐顺手就把皮球递给了兕子。

    惹得兕子咯咯直笑。

    “兕子就知道,姐夫是世界上最好的姐夫了···”

    开心的抱起皮球一摔。

    砰的一声,直接弹到了李二陛下的身上。

    把李二陛下惊出一身冷汗。

    李二拿着手里用力一按,硬硬的,又软软的。

    和特制马车的车轱辘差不多。

    那是非常好奇啊。

    于是他也拍打了一下皮球。

    皮球砰砰的弹动起来。

    立政殿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李二陛下表演。

    兕子更是欢喜的拍起来巴掌。

    “父皇好厉害啊,父皇好厉害啊···”

    待李二陛下一个失手,皮球偏离了轨迹,弹向了一旁。

    好家伙,兕子一路小跑过去。

    抱起皮球撒腿就跑啊。

    “父皇,母后。兕子去锻炼身体去了···”

    一溜烟消失的无影无踪。

    惹得立政殿笑成一团。

    长孙皇后给四个外孙送上了喜钱。

    让四个孩子,都开心的眯缝起眼睛。

    兕子抱着皮球,一路直奔太极宫的主道上。

    一个人拍打着皮球,开始放飞自我了。

    因为皮球太大,而自己手掌太小。

    皮球老是不受控制的,偏离她拍打的轨迹。

    而且一弹出去,就是十几米远。

    不一会儿,便忙活的小丫头,满头大汗。

    就连呼啸的北风,也无法阻挡兕子对追赶皮球的热情。

    青雀管理的南大路和李恪管理的海岛上,也是一片喜庆。

    他们也按照大唐的节日来过正元节的。

    特别是南大陆,因为青雀对烟火和爆竹的制作工艺,都得到老师的亲传。

    他将这手艺传给了身边的禁卫军们。

    于是在整个王宫的都城内,是烟火璀璨,爆竹齐鸣。

    将士们和百姓们一起欢度这一传统节日。

    如今他们已经在这里落地生根。

    这里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他们初来时的想象。

    而且大陆还在继续开垦,城市还在继续建设。

    每一位新城主,都是青雀在将士们和百姓们中间选拔的。

    让所有人,对未来都充满了期望。

    对于果果和稚奴来说,今天往后的半个月时间。

    她们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再走慢一点啊!

    因为她们在内心深处是真的,真的不想离开的。

    这里有她们的亲人。

    这里有她们的家。

    有一大群疼她们,爱她们的人。

    稚奴和果果往林府而去。

    以后的每一天,他们都要来林府一次。

    直到离开的那一天为止。

    “姑母,姑父……”

    “笑笑给姑母和姑父拜年。”

    说完小丫头便将小手伸了出来!

    而且甩给稚奴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寓意不言而喻,这丫头天生就是一个小财迷。

    活妥妥的小时候果果的翻版,不!应该是升级版更贴切一些。

    稚奴心领神会,来岳父父母家,自己岂能空手而来。

    有备无患才是男儿本色。

    更何况,果果早就为他准备好了,有这样的王妃,稚奴是倍感幸福啊!

    特别是今日在立政殿用膳时,父皇和母后,看果果的眼睛,都是带笑的。

    因为他们吃的饺子,是果果早起为他们包的啊!

    想到这里,稚奴就开心的不得了,娶到果果,自己一辈子的幸福生活,才算是真正的开始了。

    床榻上的温柔。

    总能让稚奴恨不得立即融化掉……

    掏出一个个大大的红包,塞进笑笑的小手里。

    笑笑立即欢喜的雀跃起来。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快点出来啊…姑父来给大家发喜钱了……”

    笑笑完美的演绎了,什么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乌拉拉,一大群孩子立即闻风而动。

    瞬间将稚奴给团团围住。

    大有一种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的架势。

    “都有啊,大家都有。”

    稚奴将红包全部掏了出来。

    林然和父母,在门口看着这一堆闹腾的孩子。

    脸上全是笑意。

    “闹腾够了没有?快点让姑母和姑父进屋,外面多冷啊…”

    还是孙氏心疼女婿,开口阻止了这帮小家伙,继续胡搅蛮缠。

    一家人欢喜的围坐在一起。

    “父亲,母亲,哥哥,嫂嫂们。果果从今天起,每日都会回家一趟,中午陪家人一起吃顿饭……”

    剩下的话,果果不用出口。

    大家都知道半个月后意味着什么。

    “好,只要果果喜欢回家,别说是每天一顿饭,就是三顿饭,母亲都亲自给你做。”

    孙氏忍住悲伤,微笑着开口说道。

    果果心里已经够难受的了。

    作为母亲,自己现在只能假装坚强。

    哪怕是在果果走后,自己哭个惊天动地的,也不能让女儿看见自己的眼泪!

    李二陛下为稚奴安排的随行官员们,在正元节的第二天便离开了。

    因为稚奴和果果的马车速度非常快。

    即便让随行官员提前半个月出发,肯定也会被稚奴和果果的马车追上的。

    太极宫的主道上,每天厚厚陪兕子跑步打拳。

    如今又加了一个新项目,还要陪兕子打球。

    这样欢乐的日子,终于在上元节的第二天结束了。

    这一天的长安城北风呼啸,雪花纷飞。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率领文武百官们,为稚奴和果果送行。

    唯独让人意外的是,不见林府的众人相送。

    文武百官们心里都想不明白,谁不知道果果在驸马爷心中的份量啊。

    果果和稚奴大婚时候的彩礼和嫁妆,亮瞎了一干文臣武将的双眼。

    这样的场合,竟然不见林府一个人前来。

    他们这是再演哪一出呢?

    可是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却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因为一切都是他们和林然商量好的。

    就连厚厚这个禁卫军统领,都被李二陛下放了长假。

    什么时候送稚奴和果果返回,什么时候回宫。

    而且还是带薪休假。

    李二陛下对厚厚的喜爱程度,也可见一斑。

    果果左顾右盼,不见一个家人前来,心里面难免失落了起来。

    虽然昨天父亲和母亲,以及哥哥都告诉她,送别难免让人心里难过,所以就不去城门外想送了。

    自己也一口答应了下来。

    可是真的不见家人前来,果果心里非常的难过起来。

    连从小到大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哥哥,竟然也没有前来,实在是让果果一时失落到了极点。

    “父皇,母后。儿臣和果果走了以后,您一定要保重龙体。”

    “儿臣,一定会将北大陆治理好的,为父皇和母后守护好大唐的土地。”

    稚奴拉着果果的手,跪倒在父皇和母后面前。

    “一路上照顾好果果,她是个好姑娘。走吧,迁徙百姓们的宝船应该也快到了北大陆了。记住父皇和母后的话,一定要爱护百姓们。”

    “等承乾即位以后,父皇和母后就去看看你和青雀。”

    李二陛下红着眼睛开口说道,身边的长孙皇后,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自己已经亲自送走了三位皇子了,而且有两个是自己十月怀胎分娩的。

    母子连心啊!

    怎么能不让她心疼!

    “父皇和母后放心吧,稚奴一定会严格按照,父皇和母后的交代去做事的。”

    “绝对不会让父皇和母后失望。”

    稚奴和果果登上马车,驾车的亲卫挥起马鞭,骏马一声长啸,奔腾而去。

    果果回头努力的张望着。

    他多么希望能够看到。父母和哥哥的身影啊!

    然后将这道身影,永远的留在记忆里。

    可是她失望了。

    马车飞速奔驰,长安城已经远远的看不到城门楼了。

    也许是父母亲太伤心了,哥哥在家里安慰他们吧!

    果果这样想着,眼泪便吧嗒吧嗒的掉了下来。

    吓得稚奴惊慌失措。

    “果果,不是说好,咱们谁也不许哭吗?”

    稚奴抱紧了果果一时慌了手脚。

    稚奴从小就对果果的眼泪有阴影。

    第一次惹得果果掉泪,足足让果果半个月没理他。

    那段日子,对稚奴来说,简直是昏暗无光,度日如年啊!

    所以从那以后,稚奴打死都不敢惹得果果不开心。

    向来都是,果果说什么就是什么。

    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男子汉,不是胆小鬼,稚奴还跟着禁卫军习练拳法。

    “稚奴,果果心里难受。父亲,母亲和哥哥都没来送果果……”

    在稚奴的怀抱里,果果伤心的嘤嘤哭泣起来。

    就在稚奴手足无措的时候。

    驾车亲卫的声音传来。

    “殿下,王妃。前面有辆马车挡住路中间了。”

    驾车的亲卫开口说道。

    “姑母,姑父……笑笑和爷爷奶奶,父亲,叔父…来送你们了……”

    笑笑被父亲抱下马车,撒开脚丫子就跑了过来。

    亲卫一看是笑笑,赶紧将马车停住。

    生怕骏马一不小心,碰到这驸马爷的宝贝女儿。

    驸马爷对眼前女孩的疼爱,那可是整个长安城都知道的。

    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敢骑在驸马爷脖子上的丫头。

    整个大唐就只有笑笑一个。

    驸马爷对她的疼爱让人艳羡。

    据说,就连公主殿下的四个儿子,都没享受过笑笑的待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