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盐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要超过千万两,只是其中的七成,都被官员们吃了。

    “盐务如此混乱,自然要好好整顿一下!”

    贺元盛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杀意。

    现在的他,极度缺钱,毕竟北上勤王这一仗,消耗了几十万两银子。

    而且麾下十几万大军,每一个月,都要消耗白银三十多万两,让贺元盛都快撑不住了。

    这也是南归之后,贺元盛没有扫荡海盗,发展海贸的原因。

    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贺元盛把注意力,放在盐务上,想要弄些银子。

    “盐务之事,牵扯太大,侯爷若是动手整顿,很有可能出大乱子!”

    赵文煜开口提醒,语气中带着几分复杂。

    “只要派遣军队,控制控制两淮盐场,然后同一时间抓捕涉案官员,能出什么乱子!”

    如今贺元盛手中的现银,已不足百万,所以急需一笔银子补充,这才准备大动干戈。

    “哎!”

    赵文煜先是叹了口气,而后缓缓的说道:“侯爷,盐务之事,盘根错节,表现上看去,好像是官员们主导一切。

    可这些官员的背后,都有大盐商做靠山,他们才是真正的主导,若你只动一两个还好,可若整顿盐务,这些盐商,就要反弹了!”

    “一些不法商人,就算反弹,又能怎么样!”

    贺元盛有些不解,因为商人反弹,无非就是罢市、或者利用舆论,给官府施压。

    而这种行为,在贺元盛眼中,只是小儿科,用铁血手段就能治理。

    看到贺元盛不解的目光,赵文煜开口解释:“侯爷一旦整顿盐务,盐商们定会团结一致,他们会关闭商铺,让市面上没有一粒盐。

    如此一来,百姓买不到盐,势必发生混乱。”

    “只要以铁血手段镇压,还怕稳定不了局面?”

    这番话让赵文煜摇了摇头,淡淡的开口:“只是盐商,自然好对付,可灶户呢。”

    接着话锋一转:“扬州的盐商们,非常精明,把一些小利,让给了以煮盐为生的灶户,若是对盐商动手,灶户们定会跟盐商共同进退,届时罢工停产,乱子可就大了。

    ”

    赵文煜的话,让贺元盛的表情,凝重起来,他还真没想到,盐商集团,会这么聪明,竟然将灶团结户起来。

    如此一来,此事还真有些麻烦,毕竟两淮盐场,以煮盐为生的灶户,足十几万人,他们都在此事上受益,定会集体反抗。

    “多谢首辅的提醒,本侯会谨慎一些!”

    贺元盛推翻了原来的想法,毕竟灶户们若是跟盐商站在一起,就不能用铁血手段了。

    不过此事还要调查一二,然后才能做决定。

    贺元盛的话,让赵文煜有些意外,他还以为对方会放弃之前的想法。

    因为如今的局势,非常复杂,若是花费巨大精力,整顿盐务,实在有些不智。

    毕竟永昌帝,以及浙党官员,都在一旁虎视眈眈,若是贺元盛搞出大乱子,就被动了。

    不过赵文煜没有多说什么,现在的他,还不会死心踏地给贺元盛卖命。

    之后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赵文煜告辞离开,贺元盛也开始派人,仔细调查盐务的事。

    这一调查,很快查到了真实情况。

    灶户们产一斤盐,若是卖给官府,会得到三十几文钱,可直接卖给盐商,能多得三分之一。

    这十几文钱的利益,谁都会动心,所以大量的私盐,进入了盐商的口袋。

    至于盐务官员,已经被盐商们喂饱了,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保证基本的盐税,能对朝廷有个交代,其余的什么都不管。

    “哎!”

    看完具体情况,贺元盛叹息一声,觉得事情有些麻烦。

    若只是盐商,跟盐务官员,自然好对付。

    可盐商们不太贪婪,知道让利,把灶户团结起来,就不好对付了。

    同一时间,扬州城内,一座巨大的五进院子中,四个中年人坐在一起,也在谈论着盐务上的事。

    “如今朝廷将盐务之事,交给了长宁侯贺元盛,不知三位仁兄,有何打算?”

    一个中年人率先开口,此人是杭州刘家的家主,刘常善。

    刘家,是扬州最大的盐商,控制着两淮盐场,十分之一的食盐。

    “老规矩,先送上一份厚礼,看看对方的态度!”

    马上有人回应,此人叫做范继敏,同样是扬州城的大盐商。

    “不错!”

    “合该如此!”

    另外两人也开口附和,他们分别是扬州魏家,李家的当家人,也是大盐商。

    不过三人的回答,让刘常善叹了口气,沉重的说了一句:“就怕这位长宁侯,跟别人不一样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