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疯狂的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堵自家的财路。

    于是各种恐龙罐头堂而皇之地摆上了超市的货架……当然了,主要是外国,特别是不发达地区。

    国内不是不想卖,而是这玩意的口感实在不怎么样,国人吃一口猪肉还得从小就割骟,早就养刁的嘴巴,怎么吃得了恐龙肉?

    最多就是尝个新鲜。

    但是国外就不一样了,只要价格合适,有的是人不在乎口感。

    国外也有人想照做,但除了把恐龙肉打成糜做成午餐肉之外,他们实在想不出其他烹制恐龙肉的办法。

    但是午餐肉怎么能和真正的罐装肉相提并论?

    国外的商人们都快郁闷死了,他们贫瘠的烹调知识,根本想不出华夏人到底用什么办法,将那么可怕的食材做出那么多种不同的口味儿。

    部分脑筋灵活的商人,干脆聘请华夏厨师研究配方,希望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然后,他们发现华夏厨师只是用刀拍拍打打,再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植物和一些不知名的粉末将恐龙肉处置一下,就搞出了口味儿完全不同的成品。

    尽管口感依旧粗糙,可总算是能吃进嘴里了。

    更让他们郁闷的是,很快就有人发现,网上早就有人用这种方法处理恐龙肉,而且自带教程,整个过程几乎一模一样。

    花了大价钱却得了这么个结果,怎么可能不郁闷?

    好在专业厨师不是野路子能比,不止给出了恐龙肉的处置方法,还设计了合理的工业化生产流程,总算让这份郁闷纾解了一些,算是对得起商人们出的价钱。

    至于国内国外的产品竞争,呵呵,国外的肉罐头生产商很快就发现情况不对,恐龙肉的处置方式,居然是有专利的,不仅仅是原料的使用,就连处理的流程都是专利的一部分,而且都是刚刚注册不久!

    想生产恐龙肉罐头?没问题,专利使用权买一份先!

    然后,需要什么调料,这里量大优惠噢亲!

    这么一通折腾,恐龙肉罐头的成本直线上升,压根儿就没多少竞争力,还不如直接做午餐肉呢,至少口感没这么粗糙。

    占有了原料和成本两大优势,华夏的恐龙制品全面进军世界。

    可国内只有一个畸变区,出产的恐龙数量有限,没过多久,全力生产的工厂就因为原料不足而进入半停工状态。

    几位大发恐龙财的商人凑到一起商量一阵,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阿非利加不是还有个点么?雇船,咱们上阿非利加拉恐龙去!

    不过,商人们的申请被上面打回来了,原因也很简单,不就是缺恐龙么?陆地上虽然没有了,但海上还有一个啊!

    虽然那个畸变点位于公海,但仍位于华夏的专属经济区之内,而且东滨号航母战斗群一直留在那里监视畸变点,只要搞几条船开过去,原料还是问题么?

    其实还有个四号地区,但军方认为那里的情况特殊,不能为了追求那点经济利益,就把所有畸变区全都变成商业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