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苏先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殿下今早入御书房接受陛下考校,可是有什么不如意之事?”

    面对此刻气喘吁吁,刚发泄一通后的赵王方景元,房中深处走出一人,面色苍白,似是许久没见过太阳,但却没多少惧色。

    “是!”

    “事关晋王殿下?”

    “是!”

    听到方景宇的封号,方景元咬牙切齿般的从嘴中蹦出这么一声“是”。

    “可否说与苏某听听?”

    苍白男子不急不缓的声音响起,倒是让方景元逐渐冷静了下来。

    “先生莫怪,本王方才有些失态了。”

    怒气宣泄完毕之后的方景元大大方方,得体的模样很符合旁人对他这个大皇子的印象。

    “人有七情六欲,憋在心里太多或太久都是坏事,殿下能这么快的疏通,苏某高兴还来不及呢!”

    方景元勉强的笑了笑,随后说道:“父皇将接待北境小郡主的事交给了老三。”

    “北境?”自称苏某的苍白男子闻言便是一锁眉心,“靖北王府的人要来金陵?之前怎么会没有半点消息?”

    方景元面容中也透着几分不解,猜测道:“靖北王向来疼爱这位小郡主,想来担心若是走漏了消息,西凉和北齐会有些人不安分。”

    “靖北王府会担心这个?”显然,苍白男子不是很认同方景元的猜测,但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答案,索性也就不纠结了。

    “殿下能与苏某详细说说今日御书房内发生的事吗?”

    “苏先生是本王的谋士,此事有何不可。”方景元展颜,做了个请落座的手势。

    一刻钟后。

    在听完那首《破阵子》和晋王殿下有信心解决老兵安置之事,苏先生似乎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整张脸平静到有些阴沉。

    “怎么了?”

    方景元见自己这位倚仗多时的谋士此刻面色不佳,虽为询问,但无论是语速还是语调,都放轻放慢了不少。

    “若是苏某猜测无错的话,晋王殿下接下来可能会动用权谋了……”

    “权谋?”方景元不解,但下一刻便心生紧张,“老三在朝堂中支持者甚多,靠的就是他那颇为特殊的治国之策,而且每次被采用后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但权谋之事,这些年来我却极少见过他施展……”

    闻言,苏先生隐晦的看了眼方景元,心中难免的叹了口气,他此时很想说一句“最好的权谋便是一心一意的为国为民”,但与这位大皇子、赵王殿下相处久了,深知他的为人,为防其不喜,索性也不说出口。

    “终究是自己选的人……”

    心中所想只需须臾,苏先生面对方景元,正色道:“老兵之事赞且不提,若晋王殿下真的有法子解决,那么殿下您一定不能阻拦,相反的是,要认真的找处其中的缺漏并努力将其完善,这一事即便被晋王殿下吃了肉,殿下您也能讨一下陛下欢心,和军方交个好……”

    “此事本王心里有数。”

    “那么再说权谋之事……”苏先生说道这停顿了片刻,似乎是在组织语言。

    “殿下您觉得那首《破阵子》的水准如何?”

    “极高。”方景元有些疑惑这位谋士的问题,但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即便是我们兄弟五人中最好文的老二,也很难做出这么一首高水平的词。”

    “那殿下您觉得晋王殿下真的有本事在片刻之间就完成这么一首词吗?”

    “你的意思是说……”

    “苏某斗胆猜测,这首词大有可能在晋王府中就已经诞生了!”

    “陛下不重文,也不轻武,五位殿下无论是在哪方面有所长,陛下都会很高兴,那如果有一位殿下既有治国之策,又有极高的文学造诣,那么陛下会怎么看?”

    “而且殿下您要考虑翰林院的那帮老人,他们虽看似远离朝堂,各个垂垂老矣,但哪一个不是门生遍布天下?对他们而言,一个喜好诗词的殿下和一个在此道上并无造诣的殿下,他们更偏好哪位登上储君之位?”

    方景元愕然,随后极短的羞愧后显得有些愤怒:“本王当时一心只想着老三和靖北王府之事,一时间竟然没发现老三的做法竟然发生了这般变化!”

    “还真是谢先生提醒本王。”方景元郑重的起身,向苏先生行谢礼。

    “殿下不必如此!”苏先生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旁观者明,苏某不像殿下一样置于事件之中,故而能稍微看得清些。”

    “现在殿下要弄清楚的是,在晋王殿下居府养病的这段时间内,发生了些什么,会使得晋王殿下行事风格开始发生了转变。”

    方景元点点头,郑重的应下,但随后面上却有了些许倦意。

    “本以为父皇派我去皇陵,储君之位愈发靠近,结果没想到老三开始玩这一套争宠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