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抓典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虎,借了他的衣裳,他们队的都头,平日训他像训儿子一样的荀超,这个时候笑的像个花一样,亲自替他梳头。

    “你小子这一次被殿下记住,只要今后立功,就会飞黄腾达了。记住,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迷迷糊糊被送到了旗舰上,杨小宝双腿仿佛没有一点力气,恨不得坐在甲板上不起来了。

    “殿下,方才救人的英雄被带到了。”

    “传……”

    船舱不大,杨小宝一进门就看到了坐在上首的殿下,以前在军中也见到过,可是两人从来没有这么近。

    杨小宝扑通一下跪了下去,才想起来军中不让跪礼,只有军礼。

    他又连忙直起腰板,右拳捶了一下左胸。“神机营第二卫第三营第一都十将杨小宝见过殿下。”

    面前的殿下虽然年纪跟他差不多,但是却比他要威严多了,这个时候露出了温和的笑意。“我问你,方才你救的人,可都是你的下属?”

    杨小宝摇了摇头,觉得失礼,连忙回答:“除了第一个与我一队,其余皆是神机营其他队的同袍。”

    “起来说话,赐座。”

    军中教过礼仪,杨小宝不习惯跪坐,就盘腿坐在了汉榻上。

    这一期都是内侍的引导下完成的,而他依旧心跳如雷,双耳轰鸣,感觉什么也听不见,像做梦一样。

    “杨小宝,如此威猛壮士,这个名字倒有些不上台面,可有其他名字?”

    杨小宝摇了摇头道:“回禀殿下,小宝原本是孤儿,记不得自己姓什么,幸得杨老汉收养,才有了杨小宝的名字。”

    赵德昭沉吟了一下说道:“神机营有不立军功无升迁的规矩,你今日救下六个同袍,可算一大功。不过如今神机营没有空缺,暂且记下,待来日有了空缺,优先升迁。”

    杨小宝连忙抱拳道:“此乃小将本分……”

    赵德昭笑道:“有功就赏,有过就罚,此乃规矩。曹将虞侯,你以为呢?”

    跟随杨小宝一起觐见的曹璨抱拳道:“规矩乃制度,制度乃根本,末将记住了杨小宝的功劳。”

    赵德昭点了点头说道:“此次南征,不仅要打仗打的漂亮,更要做好宣传。这一仗,我欲在军中树立典型,引领军中团结,勇猛之风,等战后还会印书,广传天下。

    杨小宝这事虽非勇猛杀敌,却也能体现神机营团结之风气,值得嘉赏。若他以后再立军功,就可记在书中。”

    曹璨登时瞠目结舌,惊道:“殿下,此事也值得印书传扬?”

    “南门立木,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可知道?”

    曹璨立即会意,俯首道:“末将明白了。”

    赵德昭又说道:“不过故事需要加工,杨小宝的功劳也还小了一点,你心中有计较就好。杨小宝……”

    “小将在!”

    “小宝之名太过寻常,可愿我为你赐名?”

    杨小宝还有些迷糊,就被曹璨拍了一巴掌。“还愣着干嘛,快请殿下赐名!”

    立书宣传的谋划,赵德昭是早就有了。在明朝的时候,大明英雄传每隔几年就会宣传一批立下大功的将士,他们的英雄事迹被宣传出来,立即激发了民间的尚武精神。

    更重要的是,仅仅是赐给这些将士一些特权,一些勋爵,就能多了一个向上的通道。

    这个通道是文臣们干涉不了的,全部是军中将士把控,而他们的地位比乡绅还要高,也直接遏制了儒家在民间的垄断。

    所以,从一开始,赵德昭就准备在大宋推行这一套,杨小宝不过是适逢其会。

    但是这个名字有些太市井化,这天下,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小宝。

    想到在明朝时候的得力干将杨章德,赵德昭忍不住有些恶趣味。

    杨小宝明白了过来,他的名字是殿下亲赐,这就是无上荣耀啊。他立即起身跪拜,充满崇拜地说道:“请殿下赐名!”

    赵德昭笑道:“杨小宝之小,名不副实,去小字,名宝。前汉雒阳皇宫有章德殿,拱卫皇室,赐名章德,望你今后为皇室效劳,拱卫皇室。”

    读了半年书,杨小宝虽然还不明白章德的意思,却也知道这是殿下赐名。

    他立即跪拜道:“小将杨……章德多谢殿下赐字。”

    赵德昭点了点头,望向了威猛的杨宝,希望他以后能成长为杨章德一样的狠厉人物。“佟亮。”

    “喏。”

    “赐杨宝镔铁刀一把,金,一锭,以作嘉励。”

    一直到下了船,杨宝依旧迷迷糊糊,还没有回神。

    曹璨看他的样子,有些嫉妒地说道:“你小子这次便宜占尽,殿下赐名赐字,只要再立新功,今后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杨宝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将手中的一小锭金元宝递到了曹璨面前。“将虞侯,这是……这是……”

    曹璨踢了他一脚笑道:“滚,老子难道是在乎这锭金子之人?只要你以后勇猛作战,不愧殿下恩赐,就足够了。”

    除了这点意外,大军再没有遇到半点不顺。

    神机营登陆行进,只有火器营与赵德昭的旗舰一道,继续沿着湘江逆流而上。

    火器营运送了大量火药,炮弹,还有重达几百斤的大炮。

    这些在船上运输,虽然慢一点,却要比陆地运输方便的多。

    沿着湘江逆流两日,这天早上抵达了距离距离潭州还有八十里的乔口古镇。

    平静的湘江上,一排战舰组成了欢迎阵列,旗舰上,一个大大的潘字显得格外显眼。

    “殿下,行营左军都部署潘美,右军都部署王全斌,联通麾下诸将,在前面河口迎接殿下。”

    来到这个时代,又能见到一个在历史留名的著名将领,赵德昭的心情也很愉快。“更衣,奏乐。”

    “喏。”

    谨言,慎行闻言立即办赵德昭拿来了九旒冕冠,为赵德昭佩戴上,而他的身上,也穿上了一件大红的龙袍。

    当赵德昭的身影出现在旗舰的三层楼顶,迎面的数十舰船上,还有河岸边无数的将士都跪拜了下来。“拜见皇子殿下,拜见行营诸军都部署。”

    (原本想要借着大明的主角写,可是因为主角位置太高,导致了不接地气,没有人味。这本书的扑街也就理所当然了……最近几天一直在犹豫,接下来该如何修改,还是直接开新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