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晚上运动的乐趣(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从来都是不管不问。

    即便是管了问了,也是装疯扮傻。

    像个铁公鸡一样,最后一毛也拔不下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此两相比对起来。

    李二陛下如今杀人的心都有。

    不过同样身为世家出身的他,知道如今还未到摊牌的时候。

    自己毕竟手里能打的牌太少。

    眼下只能像上次林公子所言的那样,以大局为重。

    自己刚刚登基百废待兴,正是需要励精图治的时候。

    如今林然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来给他这个君王提供一切可以提供是的帮助。

    这一点李二陛下深信不疑。

    一年多来,如果不是林然。

    仅仅是国库空虚一项就足够他焦头烂额的。

    更不要说什么水患,旱灾和蝗灾,雪灾的侵袭了。

    林然许诺五年时间为他培养大批的国家栋梁。

    正是因为如此,李二陛下才会放手一搏,史无前例的将金科状元御赐为村长。

    “好,很好,非常好······”

    李二陛下连喊三个好字。

    震惊的久久没有说话的群臣,也彻底反应了过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陛下,状元郎一心为国,为民。当重赏······”

    宰相房玄龄及时的出班启奏道。

    “陛下,臣附议···”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紧紧跟随。

    “陛下,臣附议···”

    就连御史大夫魏征也出班附议道。

    人心所向。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其实群臣的眼睛也都是雪亮的。

    世间自有正气在,公道自在人心。

    许多大臣,特别是寒门出身的大臣。

    从小吃苦长大的大臣。

    他们更容易被林然的举动所感动。

    没有经历过贫穷和痛苦的人们。

    永远不知道贫穷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他们永远不知道一块面饼,一碗米粥。

    对于百姓的重要性。

    永远不知道最底层的百姓最大的幸福和渴望,只不是能填饱肚子而已。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酸的事实啊。

    李二陛下环顾这些出班为林然请功的大臣们。

    他很欣慰这些都是他所倚重的左膀右臂。

    都是他非常看重的肱骨之臣。

    “众位爱卿都平身吧···”

    李二陛下对着朝堂上,依然恭敬的出班施礼的群臣开口说道。

    “状元郎的赏赐,朕,只能先记在心里了。”

    “因为他和朕有个约定,这个约定期限到了,朕自然会重赏与他。”

    “万年县令朱超治下有功,官升三级···”

    李二陛下一番话,无异于在朝堂再次丢下一个重磅炸弹。

    将群臣炸的晕头转向。

    上一任的万年县令,如今已经是太子太师。

    是一等一的朝中大臣,虽然并无实权,也是让人艳羡不已的存在。

    如今陛下又要直接重赏提拔现任万年县令朱超。

    群臣心里明镜似的,这一切都与那状元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长安城,风一样的传向了万年县。

    直到圣旨到的时候。

    朱超还恍如做梦一样。

    自己在万年县干了还不到一年,竟然坐火箭般的连升三级。

    就算是做梦这样的梦他都不敢做。

    最后知道真相的朱超亲自来到了林家村。

    就像个学生拜访老师一般的,去拜见了林然一家。

    林然对于李二陛下大力提拔朱超的事情,一点也不感到惊讶。

    只是没想到会是连升三级的方式。

    “状元郎,以后朝堂之上,本官一定会全力维护状元郎的周全。”

    朱超的这句话,也算上提前表明了自己的心智。

    不管如何眼前少年郎的所有所作所为,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善事。

    这样的少年值得尊重,值得支持。

    这样的少年,以后的路将会是一片坦途,一旦踏入朝堂,必将势如破竹,无往不利。

    “朱县令言重了,以后还是相互扶持的好。”

    “多个朋友多条路,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情,朱县令但凡开口,本公子必定鼎力相助。”

    林然的话,让朱超离开的时候都是面带微笑的。

    跟聪明人打交道,果然是最省心,最不累的。

    状元郎为万年县所有老百姓缴纳赋税的消息。

    很快便在万年县的老百姓中间传播开来。

    许多年长的老人都流下了滚烫的热泪。

    在贫穷和饥饿线上苦苦挣扎了一生的百姓们。

    今年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的过个好年景了。

    今年粮食有了,钱有了。

    就连赋税都有人给缴纳了。

    生活的重担突然间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让许多原本佝偻着的身躯,竟然一下子有挺直腰杆的迹象。

    这些被生活压弯的身板,从未感觉到过如此的轻松······

    很快在左武卫大军齐心协力的帮助下。

    万年县的所有土豆和红薯全部收获完毕。

    程咬金亲自押送林然缴纳的赋税,运往长安城。

    一辆辆装满土豆和红薯的马车进入长安。

    让百姓们全都睁大了眼睛。

    李二陛下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前往城门口迎接。

    所有人的脸上都被震惊和喜悦挂满。

    户部尚书更是激动的老泪横流。

    这么多粮食啊,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粮食啊。

    这下国库能不能装得下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程咬金亲自将洗的干干净净的几根红薯,毕恭毕敬的送到了李二陛下面前。

    “陛下,承蒙陛下庇佑,今年万年县喜获丰收。”

    “请陛下品尝丰收的喜悦,与民同乐······”

    “哈哈···哈哈···好,知节所言甚是。”

    “朕,作为一国之君,理应与民同乐。”

    李二陛下龙颜大悦,微笑着接过程咬金手中的红薯。

    “嘎嘣”

    一口便咬下一小半。

    这个红薯的滋味他可是怀念的很啊。

    自打去年初次品尝,到今天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

    “好吃···又脆又甜···”

    “真是天佑我大唐啊···”

    李二陛下想起了当初林然说过的话。

    脸上荡漾着浓浓的微笑。

    “知节,让群臣也尝尝这红薯的味道。”

    “朕,今日也当与群臣同乐。”

    李二陛下高兴的吩咐道。

    群臣闻言纷纷双眼放光的看着程咬金手中的红薯。

    特别是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李二陛下话音落地,他便伸手蒲扇般大的手掌,一把从程咬金手中夺过来一个。

    “嘎嘣”一口,大嚼起来。

    “甜,真他娘的甜。”

    “脆,真他娘的脆。”

    尉迟敬德一脸满足的表情,惹得程咬金转身笑骂道。

    “你他娘的,直接说有点又脆,不就得了······”

    “非得绕着这弯弯道道。”

    “来,叔宝,老牛。你俩再不吃,都得让这个尉迟大傻给霍霍干净······”

    程咬金说完给秦叔宝和牛进达,每人也丢过去一根干净的红薯。

    “剩下的,让他们吃带泥巴的去吧。”

    程咬金得意洋洋的高昂着头说道。

    反正自己就洗干净这么多。

    那些群臣想吃可以,泥巴自己去洗。

    要不就在自己的官服上擦拭干净。

    程咬金相信在李二陛下面前,还真没人敢用官袍擦拭红薯。

    除非他想回家养老去了。

    李二陛下看着程咬金的一举一动,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既然今日知节洗净的红薯数量有限,明日显德殿,朕让内侍将洗干净的红薯带去显德殿。”

    “早朝期间,朕再让众位爱卿,品尝一番这红薯的滋味。”

    既然陛下发话了。

    群臣不得不收起那火辣辣的眼神。

    各种嫉妒羡慕恨的看着程咬金,尉迟敬德,秦叔宝,牛进达等人。

    肆无忌惮的在一旁大快朵颐。

    至于心里面怎么想的?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程咬金才不在乎这些人的眼神。

    只要陛下支持自己,这些人还真动不了他老程分毫。

    更何况他还有这么几个身居大将军的好兄弟。

    哪个也不是吃醋的。

    按照李二陛下的交代。

    内侍将洗好的红薯分别送去了东宫太子府和长乐公主处。

    以及其它皇子和公主都分别送去了少许。

    当然所有的妃嫔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今天的太极宫,各个宫殿都有了一种新鲜的吃食。

    红薯的脆甜味道。

    让他们个个都品尝的非常欢喜。

    长乐公主更是连续啃食了几根,依然不肯罢休。

    红薯的味道在口中蔓延。

    长乐的眼前浮现的却是林然的身影。

    如果没有这个少年郎。

    哪里会有如今眼前的美食,供大家享用。

    哪里会有冰块给自己降暑。

    哪里会有果汁每天供自己饮用。

    可惜自己不能够天天看到他。

    如果每天能够和他在一起,哪怕是每天能够见上一面,或者看上一眼,那该多好啊。

    书阅屋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