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这个U盘不一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午的时间。

    梁实诚基本上搞清楚了文档的内容,这些一份形容,猫走猫步的时候具体怎么控制身体的文件。

    他断定,这个被称之为万能编辑器的U盘,目前的功能是对着在做某件事的生物,进行拍照,然后u盘内就会生成,这个生物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执行的程序。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第二天他又陆续的拍摄了很多动物,包括人。

    并得出这样的规律,首先万能编辑器目前并不能捕捉人和动物的思维想法,但如果当一个人或者动物在做一件很本能不需要思考的事情的时候,他们的小脑就会执行一系列程序,万能编辑器就能把这个程序捕捉下来。

    想到这里,梁实诚欣喜过望,虽然没有和这个程序对应的模拟器,并不能直接看到这些文档内程序的运行。

    但对于他这个级别的程序员来说,这并不是问题,只要能看懂编程的逻辑,他就能手动的把这些程序转换成需要的各种形式,为己所用。

    随后他大胆地拿着U盘形状的相机,对准窗户外的电线杆准备拍照,足足等了好几十分钟,终于等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一幕,一个人正全神贯注地看着手机,并不经意间绕开了电线杆,就在这个瞬间梁实诚按下了快门。

    于是他得到了一套关于走路的时候控制双脚的程序文档,外加一套如何控制身体避开电线杆的程序文档。

    这些看起来都非常容易,但实际上真想要写成程序并不那么简单。

    首先人身上的关节那么多,如何控制这些关节,让走路的过程中人不摔倒就是一个难题,不然会走路机器人的开发就不必那么困难。

    同样,紧急避开电线杆这个动态的过程又如何确保不摔倒,也是一个难题。

    这类问题总是给人们一种习惯成自然很容易的感觉,可是对于工程师来说,却是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尤其困难的是,人是如何通过眼睛的余光判断自己可能撞到电线杆,以及应当何时做出避让。

    这个问题身为软件工程师的梁实诚也不知道,因为他们的无人机解决这个问题用的是激光测距器。

    人身上没有激光测距器,却能做到这一点,仅仅是通过眼睛的2D图形就准确的计算出了电线杆和自己的位置,在最准确的时间里,以最正确的姿势避让,这背后都是大脑内的一套神秘程序在发挥作用。

    梁实诚打开电脑,读懂了这段程序的运行逻辑后,立刻写了一份对于公司无人机产品改良的指导报告,他现在有一个主意通过模仿生物,优化产品,降低成本。

    而就在这个时候,马路上,一辆辆汽车呼啸而过,他又多出了一个想法,并对准司机们拍了下来。

    然后一个念头随之诞生,是时候准备进军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了。

    PS 包括人是如何走路,如何避让障碍物这种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就不在正文里写了,我在作品相关里写了来详细介绍,扩展阅读2,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

    以后正文里科普知识尽可能一笔带过,除了和剧情非常相关的,大段的科普就放到作品相关中。

    尤其是觉得走路,避开障碍物这种事情这有什么困难的,工程师为什么需要研究这种问题的读者很推荐看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