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君子之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去了。白天李泌带他参观书院的时候,他看到这处从来都没见过的书院,心里其实很震惊。

    四处游学,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书院,竟然没有一处像这里这样。先生讲课时,学子可以举手提问。

    这倒也没什么,让他惊奇的是,学子们见到李泌时的样子。

    怎么说呢?是师生关系,可搂肩抱腿的玩在一处就很惊奇了。要说是他们年纪都差不多大,更像是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可李泌讲课的时候,那些学子们听的更为认真。

    想来想去,杜甫想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师道尊严,授业解惑。

    而他先前见过的一些峨冠长带的师尊,上课时闭目摇头,嘴里哼着子乎者也,下面的学子也是一脸茫然,不知先生所云。这样的先生和学子,不过是相互耽误罢了。

    书院嘛,还是这个样子最好。不是说这里管吃管住就好,而是这里的先生真的是在授业解惑,而那些学子真的如幼苗吸水,渴者饮浆。

    这里真好啊!杜甫动了留在这里求学的念头。

    “小先生。”

    “嗯?你叫我什么?”

    “哦,小李。”

    “这样听起来就很舒服了。”

    李泌已经猜到了杜甫的心思。说真的,但凡一个想求学的人,见了青上书院和这里的先生们后,几乎没有不想留下来的。

    况且,这里有卷帙浩繁的藏书屋,还有武明娘这样看一眼就忘不了的女先生。杜甫动这样的心思很正常,不动才不正常呢!

    可李泌不想让他留在这里。

    此人日后是诗圣,这里不是培养诗人的地方。

    “我觉得吧,这里极好。”杜甫还是有些不死心。

    “是啊,来过的人都这样说。”

    “那些人都留下了吗?”

    “你是说那些趁着书院休学,来这里看那座亭子的人吗?”

    杜甫想想自己也算是来这里看亭子的人,就点了点头。

    李泌笑了,他不想告诉他,自打亭子上挂起了玄宗字体的“英烈亭”三字,这长安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都来过。

    幸亏李承休早就想到了,死死闭住书院大门不开,他们才在里巷里,对着那座亭子拜了又拜后才离开。

    而有一些官员就趁着书院休学,进到了书院里面,看到了亭子的全貌。他们离开的时候,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想让自家儿郎来此读书。

    好在李承休咬住了牙,说这里已经没位置了,他们才作罢。

    其实,刚刚知道这人是杜甫的时候,李泌是愿意给他在书院找一个听课的位置的。

    可现在李泌改变了主意,他觉得杜甫这种将来深知民间疾苦的游吟诗人,还是不要留在这里为好。

    一只自由的鸟儿,是不喜欢樊笼的。

    想到这里,李泌看着他说道“老杜,你想在这里呆多久都可以,也可以前后学堂随便听课。我既不留你,也不赶你,这样可好?”

    杜甫想了想,这话既不是让他留下,也没说不让他留下,就想着先留下来再说。

    至于做不做这里的学子不重要,在这里呆个十年八年,不也和那些从这里出去的学子一样吗?

    想到这里,他笑着伸出一只手掌说道“好,就这样说定了,咱们来个君子之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