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府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元朝马致远的一首词。

    想了想,张青峰觉得还是不够,他灵机一动。

    “能不能写一首几百年后的现代诗词,让宋代的考官们长长见识呢?”

    对于这次府试,张青峰已经并不报什么希望了,这次科举,他也肯定是考不上了。

    与其默默无闻的考不上,还不如干出一番让人铭记的事情来。

    张青峰想了一会,他准备把高尔夫的《海燕之歌》搬到宋朝来。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这首诗,在全世界各国都是非常出名的。

    读整首诗,就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能给人带来深深地震撼。

    特别是最后一句: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这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什么,就是能够给予人各种情绪。

    而这首海燕之歌,就能给人热血澎湃的情绪。

    反正张青峰是觉得这首诗非常的好,就是不知道古代人的审美能不能理解了。

    第二天考的诗赋,张青峰算是混过去了。

    第三天,考策论。

    题目为: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意思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独断而灭吴统一天下,前秦苻坚独断而淝水之战失利亡国,齐桓公任用管仲而称霸,燕王哙任用子之而导致燕国大乱,一样的方法而结果不同,为什么呢?

    这样的题目,以张青峰超前几百上千年的见识,很容易就能知道答案。

    然而,他的答案未必是宋朝人能够接受的答案。

    不管如何,张青峰都准备认真回答这道策论,不管宋朝人能不能接受这个答案。

    他准备从中央集权和朝廷组织能力说起。

    中央集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集所有权利于朝廷中枢一身,朝廷中枢一声令下,地方莫敢不从。

    组织能力,则是朝廷下令后,地方上能够以多块的速度,以及多坚决的意志执行朝廷的命令。

    如果朝廷一声令下,地方官员马上就能执行政令,而且一丝不苟,那么朝廷的组织能力就是强大的。

    只有组织能力强大,朝廷的改革才能成功。

    他列举了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就因为秦朝的地方官员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政令。

    这就证明秦国的组织能力非常强大。

    反面例子则是王安石变法,虽然是好的政令,但是到了地方上,却被地方官员和劣绅利用,变成了害民之法。

    这就说明,大宋的组织能力极为低下。

    最后他写道,不管是谁变法,都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只有朝廷的权利强大到能够压制住一切,有些强大的组织以及执行能力,变革才能成功。

    当然,张青峰的策论都是用文言文写的,而且稍微有些歪题,但他就这样写了。

    写完后,张青峰就直接交卷了。

    今天是最后一场考试,张青峰对这次考试不抱希望,也就懒得继续在考场待着了。

    “三郎,考的怎么样?”

    张青峰出了考场,就看到了父亲杨茂才在外面等着他。

    见到张青峰出来,杨茂才也是第一时间就凑了上来。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