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齐国备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达不到了,可在齐宣王时的凝聚力,如今是远远超过了,这也是临淄定下这举国伐燕的国策后,所有齐国氏族,满堂公卿,无人不欢,无人不允的缘故。

    “你说那苏秦卒了,就葬在曲阜城北?”

    齐相田文,正在齐王身后,很显然,齐王这是在问他。

    今日,在齐王的身后,除了齐相之外,还有宋公戴宕,上卿苏代。

    “回大王,臣已去看过,苏秦的确故去,秦王将失一臂!”

    苏秦何人,秦王重臣。

    苏秦一死,这对天下诸国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大事。

    这些年来,秦国国内,深耕变法,立下国务府,这主持内政的是丞相,可至于这外事方面,却是苏秦独自执掌,秦国是天下霸主,秦国的外事,对于诸国有着很大的影响,顺应着,苏秦的死亡,也影响不小。

    “洛邑国人苏秦,在宣王时入秦,为秦献上攻楚之策,次年,又促使齐秦楚三国联盟,以应血盟,又在同年,施计诱寡人入秦,以此来乱我齐,四年后,宣王薨,悼王即,我齐生公子之乱,幸得平定,寡人即位,相国谋秦,后,苏秦又随机应变,令秦火速取河东,之后六国谋秦,秦胜,再取上党。

    好个苏秦,秦战楚,攻魏,应六国,这无一不有苏秦的影子,甚至秦之义渠郡,苏秦也难脱开关系也,苏秦这一卒,对我齐国,乃是幸事,不过,秦王此人,也善谋划,不可小觑也!”

    田地的一番话,说明了苏秦在他心中的分量,他只可惜,这样的人物,在当年入齐之时,却未曾受到重用。

    他的话语当中,还有一丝可惜的意味。

    “回大王,苏秦之后,必是典客大夫陈均,此人为苏秦弟子,能耐也不可小看,常言道,大军出征,使者先行,秦王虽一心向燕,可此番我齐攻燕,还是需得派遣使者入秦,一来,是以齐秦联盟之礼,告知秦王,二来也是尽量争取,两国避免刀兵,只有人事尽之,方才无失。”

    田文心中思付着,派遣使者,去一趟秦国,打探一下秦王的态度,争取避免秦国刀兵,也都是应该的。

    齐王闻之,点了点头,这是表示认可,其后他又转过身来,看着宋公戴宕。

    戴宕,本为宋国遗族,被封在莒地,后来在匡章伐芒之时,戴宕助匡章有功,成了这宋公之号,其次又入临淄为政,事于齐王,可以说,如今的戴宕,已是齐国能臣了。

    “宋公虽是宋人,可亦是寡人之卿也,这些年来,宋公于我齐国之功,寡人铭记于心,此番出使秦国一事,寡人想劳烦宋公一行,此行带上苏秦之信,苏秦衣冠,还有我齐国之纛,以示寡人对苏秦之重!”

    田地厌恶嬴荡,可大事还是能分开的。

    戴宕在一旁听之,欣然领命。

    说过了戴宕后,田地又看着苏代。

    “魏韩联盟,乃魏王所思,以做防备秦王,秦王之人,善于趁其不备,借用战卒之快,行偷袭之战,还请上卿出使韩魏两国,此番出行,一则,告诫韩魏,不能松了防秦之心,二则告知两王,我齐也有抗秦之心,失地之后,必会抗秦!”

    田地这样谋划,是不想让诸国彻底地离心离德,他也想借助天下人之势,击败秦王。

    苏代听之,也是欣然领命,田地再看田文。

    “大战之事,前有大将军,后就全劳相国了,还有连赵之事,也不得有疏忽!”

    齐王是越来越英明,田文方才就考虑到了这些,要说出来,不想齐王也说到了。

    “大王,臣也正有此想,臣之门客冀渊,稷下名士,善明纵横,臣已派他,秘密入赵,此人非我齐臣,也可不令燕国察觉!”

    齐王颔首。

    君臣四人,都是各行其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