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瞒天过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西边,夷陵正西,山岭重重,与巴蜀两地,也是山地相隔,夷陵西南,乃是黔中,黔中多山,也不为其重也。

    至于我秦国,历来重在关中,重在河西,重在函谷宜阳,所以说楚国之西,并无强敌,这也让楚国西境,军备废弛,城池不坚,只有过了夷陵,别都鄢城,才能称之为大城。

    我秦攻楚,定不能让其有所防备,用兵当在快也,若是能一鼓作气,击败这十万大军,便可乘势而下,只取夷陵,威震荆襄,臣以为,这攻楚之计,当为秘也。”

    难怪魏冉不似向寿那般,一力反对,因为在魏冉心间,也认为此战能胜,不过,再换个角度,向寿之言,并非在于对楚是否能胜,而是从全局考虑,担忧诸国之变。

    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魏冉都督,是考虑一战之事,而向寿贵为国务大臣、上将军,必得从全局出发。

    这一番分析,倒是给秦王提了个醒。

    就连秦国臣子都有不少,一力反对攻楚之战,这样看来,恐怕连楚国也猜不到,秦国会在这种情况下动兵吧。

    这样一来,楚虽有十万大军,或许真就是军备松弛,要是给他来个出其不意,必能有奇效。

    “好计策,蜀地有十万大军,寡人意欲出宜阳战卒五万,少梁邑兵四万,合计十九万大军攻楚。

    这少梁邑之兵,可按照都督之计,暗中调往巴郡,那宜阳战卒,也可如此,令巴郡白起,早做准备,布好这瞒天过海之计,给芈槐来个大惊喜!”

    见计策被秦王采纳,魏冉面露笑意。

    “大王攻楚,当以何人为将?”

    秦王看他,他这么殷勤,不会就是在算计这事吧。

    对了,上将军不动,司马错监察天下,冯章又在忙着打仗,数来数去,这事情该落到他头上了,秦王专程跑一趟,也可以理解为有这个意思了。

    嬴荡尴尬一笑。

    “嘿嘿,白驹将军白起为将,攻打楚国。”

    这话一听,魏冉本就严肃的脸,又皱了起来,不过在片刻间,就舒展开来。

    白起,一个弱冠之年的毛头小子,就听说此人在咸阳宫,与大王有过一次会面,之后便被大王从百将升为千人。

    上将军平定巴蜀,也是这白起屡立战功,之后又升任白驹将军,为此,大王还不惜挪开赵颉,如今又是一步登天,领了整个巴郡十万大军,与楚国对峙,这样的速度,可谓之神速。

    “大王英明,能以白起为将,必然是有其道理了,如此,臣便为大王坚守少梁邑,不使赵魏来犯。”

    这攻楚之事,魏冉本来还想争上一争,现在一听白起为将,顿时没有想法,以秦王之思,能用白起,必有其意,说不定这秦国,又要出现一位名将了。

    “都督坐镇北地,是最好不过,寡人来此,还有其二,其一,宜阳空虚,也须得有都督镇守,至此,我秦国东北两地,俱是交由都督。

    其二,魏国公子魏理,主和我秦,其人在魏朝堂之内,也与魏王也多有不和,能与他交好,秦魏之战,多能避免,还有这日后,魏国河东,也必属我秦国,都督要早做准备了。”

    魏国公子之名,白璟都知道,魏冉岂能不知,前些时日,秦王追寻赵砮,一直去了安邑,或许正是为了此事。

    秦王对于安邑河东之地,有了觊觎之心,说不定这几年间,就要动兵了,让他早做准备,难道这攻取河东之功,要落到他头上了。

    魏冉当即大喜,对王再行一礼。

    “臣遵令。”

    秦王颔首。

    这个态度就对了,给臣子们画个饼子,才能更忠心嘛。

    还有秦国将军,能镇守住这东北两线的人,就只有魏冉最为合适,既然少梁邑有瞒天过海的办法,那这宜阳,也可让魏冉如此作为。

    少梁邑事已毕,接下来就要见一下任鄙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