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野牛逐曾乐水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是两码事,操作起来区别非常大。在机动能力,蒸汽动力船的优势非常大,将来替代风帆战舰是肯定的。

    但是蒸汽动力船缺点也很明显,它的航程有限,沿途需要燃料的补给。来的路就在途中的补给点补充燃煤,所以太平洋中间的几个主要岛屿成了华夏必须占领的地方。

    总之,蒸汽船替代风帆船是必然的趋势。未雨绸缪,制定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很有必要,已经迫在眉睫。

    格兰德河,后世美国和墨西哥的界河,河南岸是墨西哥的奇瓦瓦、科阿韦拉、新莱昂、塔毛利帕斯四州,河北岸是美国的德克萨斯州。不过这条河已经改名为弱水,河北岸被命名为德州,为了和山东的德州区别,这里又被称作东德州。

    东德州靠着墨西哥湾这一面全是大草原,就像我国的内蒙古一样。阚石对德州的印象来自于美帝西部电影,美国的西部片里面描述的德克萨斯的民风也和内蒙差不多,淳朴、彪悍、热情、保守、宗教味道重。

    西部牛仔就是后世德克萨斯的特产,不过电影里演的多是美国西部大开发的年代。阚石印象中的美国西部,都是通过电影和新闻形成的。印象中后世的德州牛仔骑马的还有,但是平时出门都换成了大功率皮卡和改装成各种各样的大摩托,其中以哈雷摩托最受欢迎。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德克萨斯州,它既不属于墨西哥,也不属于美国。它现在是东德州,阚石有意把这片富饶的土地纳入华夏。华夏的北方,游牧民族经常扰边,以后也不要把这些人都杀了,直接把那些人俘虏过来流放到这,替华夏发展畜牧业。

    反正北方的游牧民族喜欢游牧,到哪里都是放牧。将来的匈奴人也好,突厥人也罢,对畜牧业也都不会排斥。把这里给他们,养马养牛随意,还可以为华夏储备一支骑兵,这地方正合适。

    想想吧!欧洲人再也不会遇到什么帝之鞭了,你看这主意多好!一举数得,等于拯救了欧洲,以后再也不会有匈奴人,蒙古人杀到欧洲去。

    也不会发生华夏历史的四大发明,让这些游牧部落带过去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欧罗巴还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吧。

    舰队以最经济的航速沿着海岸航行,但海船依然比骑兵快很多,路途越远越明显。结果十天之后到了指定汇合点,岸依旧是一片静悄悄,没有任何信号。

    不用问大家也知道,骑兵还在群山峻岭和丛林里蹒跚前行,现在还不知道到了哪里。放下望远镜,阚石想到这里,他禁不住期待已经问世的无线电报,希望早点投入使用,那可方便太多了。

    众人待在船也觉得气闷。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阚石就带着一些人在泊锚地了岸,在附近又转悠了几天,营地都扎好了。骑兵还没出现,阚石干脆在乐水(格兰德河)里面垂钓,当起了渔夫。

    这天刚刚收获一条大鱼,祖孙俩正乐不可支。忽然营地里瞭望哨发出了警报。“呜呜”的警报声显得特别的刺耳。端起望远镜,都不用仔细找,阚石就发现情况不对劲。

    只见草原烟尘滚滚,牛群挤作一团阵势很大,铺天盖地的尘土就像来了几万骑兵,也不知道有多少头北美野牛被惊动了,黑压压的到处都是,这些野牛好像在逃避什么,玩了命的往东北边跑去。

    北美野牛这种动物原本遍及中美洲和北美洲大陆,墨西哥谷地北面不太高的地方也有,但数量不多。后世美国西部大开发的时候,这些庞然大物差点被欧洲移民杀绝种了。它的毛皮、肉都是好东西。

    在白人没来美洲之前,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都拿北美野牛当主要肉食来源,不过他们捕杀的数量非常有限,对小牛和母牛都保护得很好。可是欧洲移民一来,一个个都是穷丝。谁还管保护不保护啊,先扒了皮子弄点肉卖钱,都特么掉钱眼里了。

    北美印第安人的数量锐减,不光有欧洲移民屠杀和疾病的原因,北美野牛消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没食物来源了。阚石正被眼前壮观的景象震憾不已时,侍卫长陶桐急急忙忙的就跑了过来。他拖着阚石就走,边跑边解释:“陛下,有危险!南边也来了野牛群,快走!牛群在渡河。”

    阚石闻言便回头张望,他发现了乐水(格兰德河)南岸的树林里也有了动静,很快就有第一头北美野牛冲出树林来到河边,并且毫不迟疑的跳下河向北岸泅渡,它的身后就和下饺子一样,一头又一头的野牛跟着冲进了河水。

    阚石拖着妻子和阚舜,一边招呼着朵朵母女:“都别慌!大家都听我指挥。不要去营地,我们船。估计是骑兵到了!这群臭小子。这么多野牛,狼群来了它们也不会如此玩命跑。走,大家都小艇,我们顺着河去看看。”

    阚石率领众人了岸边的小艇,很快就把小艇划到了河中间。他转头四下张望,已经猜出这些野牛肯定受惊了。绝对是金山城的骑兵干的好事,也只有这些骑着马拿着枪的家伙能让这么多野牛如此惧怕,发了疯的狂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