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文明发源的真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如今苏美尔人的所有资料都被甲尼撒认真的记录下来,已经整理成册存进楚王宫的国家档案馆。

    来到这个世界,阚石很想做点什么,他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难道是改变世界?他认为自己没有这种能力。在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添加点催化剂?也许有这种可能。这也是他如此重视甲尼撒的原因。

    甲尼撒随着邹桐穿过大片的亭台楼阁。一路上甲尼撒好奇的东张西望,欣赏沿途的风景。他很喜欢楚国的建筑,他认为这才是神住的地方,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是艺术品。苏美尔人目前还不能达到这种水平。

    甲尼撒心里渴望早一点回到家乡,他很庆幸自己能够来到东方这个大国,他的经历就是成为国王也无法获得的奇遇。这一定是安努那基在保佑他,或者这位英明的楚王就是天地冥界总神:安努那基。

    甲尼撒进了大殿,他一眼就看见楚王高高的坐在王座上。大殿里,不仅坐着不少楚国的高官,还有两个长相跟他相似的人,他心里不禁一喜,甚至有些激动:难道自己的家乡也来人了?

    甲尼撒是个语言天才。来到楚国不到一年,他已经能够结结巴巴的说上一些普通话。虽然激动他也没有忘记礼节,他按照楚国的标准施礼,然后恭敬的说道:“下官甲尼撒,参见伟大的楚王殿下!”

    阚石听到这种怪腔怪调的普通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免礼。不错不错!甲尼撒的普通话进步很大嘛。来人,赐座。”

    “谢王上!”甲尼撒恭敬地谢过,然后规规矩矩地坐下。

    阚石笑着指指那两个人说道:“甲尼撒,今天请你来呢,是让你确认一下,这两位是不是你的同族,是否来自于你的家乡。”

    甲尼撒赶紧起身应诺,然后走过去盘问这两个人。经过近一个时辰的交谈,甲尼撒知道的越多,心里怦怦的乱跳。他可以确定,这两个人绝对不是来自于两河流域,但是跟苏美尔人一定有关系。

    首先是语言,烛龙人和苏美尔人的发音同样为黏着语,沟通时虽然有难度,但并不是完全无法沟通。例如“苏美尔”一词同样读作“玛”的发音,只不过烛龙人发音较重,音节较多。这个字由“苏美尔”,烛龙人在念“斯美尔”,会听成在念“玛”了。

    语音交流不成问题后,甲尼撒根据阚石的要求,问了他们很多问题。经过整整一个下午的交流,对烛龙人的文明程度了解得越深,阚石越发的感到不可思议。

    突然一个念头闪进他的脑海。他想到华夏的一个古老的民族藏族。烛龙人的信奉的宗教很象是苯教,他们和藏人中的活佛一样,同样以为自己是上天法界前来的引渡者。

    烛龙人介绍自己是来自于高原的玛桑九族的部族,为了引渡世人几百年前他们开始迁徙。他们总共有三个迁徙方向。一支往西,一支往东,还有一支去了北方。烛龙人就是来到东方的这一支。

    烛龙人的金属加工能力很强,他们的青铜器质量很不错。他们拥有弓箭、斧与钺、矛、叉、bs、链子、蜂蝗石、青铜剑、铠甲和盾牌等武器。烛龙人喜欢使用链子、蜂蝗石带这样东西作饰品,开始追求美的享受。

    这说明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藏区的文明程度是远高于中原地区的。虽然令人不爽,阚石却没有办法否认。

    等几个人退下后,阚石陷入了沉思。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引导他去探寻什么?今天他突然心血来潮,把烛龙人和苏美尔人联系到了一起,没想到有这么意外的收获。他似乎抓住了什么,却一下子想不起来。

    扈彪见阚石陷入了沉思,忍不住好奇地问了一句:“王上,您这样关心苏美尔人和烛龙人,是有特别的用意吗?”

    “用意?”阚石自言自语地重复这句话,扈彪的提问犹若未知。去枫都主持公祭时,他再次回到了自己穿越的地方,那个神秘的天坑。站在天坑里,他就一直在遐想:“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穿越,外星人有什么用意?把我扔到这个世界的真象到底是什么?”

    “我明白了!”,阚石一拍扶手,似乎有所醒悟:难道苏美尔人也是发源于青藏高原,是那只西迁的部落,所谓的四大文明都起源这片最接近天空的地方,因为只有青藏高原大洪水淹不到。

    据阚石所知,后世在全球各地的文化传说中几乎都能见到大洪水的影子,这可以说是地球人的共同传说了,并且在这些传说中,大洪水以前生活在地球上的都是神。如果这个神是外星人呢?

    希腊神话、印度神话、中国神话、玛雅神话甚至圣经、淮南子、山海经等等都是这么类似的剧情,他们描述着大洪水之前地球上的人神共存,而大洪水之后,神的影子就从神话传说中消失了,渐渐的历史记载代替了传说,慢慢流传下来,而那些神也好、王也罢,也都变成了人们能理解的样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