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一触即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他们登陆后立即在屯长、队正、伍长的带领下,控制海滩制高点,建立了滩涂阵地,而后楚军士兵一个营一个营的成建制完成摆渡。几个临时码头完工后,运输舰开始靠泊,战马等大型军械开始运送。

    阚石在高处看了一会儿,等到后续人员基本上登岸,见一切顺利,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他满意地点点头,便转身跨上战马,向中军指挥部奔去。

    “黎参军,已经到了多少运输船,有多少人马?”阚石边策马前行,边询问兵部担任总调度的参谋。

    “报告王上,从浏城抽调的长江运输船应到二十一条,实到十九条。其中两条船,在盐城附近触礁,船只受损严重,已经抢滩搁浅。嗯,人员没有损失,物质主要是粮食,被海水浸泡损失较大。掉队的人员已经沿着海岸线,向预定集结点急行军。另外,其他二十六条海船已顺利抵达集结地。七个营共二十个屯满编,共计六千一百零一人。报告完毕。”

    “嗯,还好,两条船,缺了一个屯,问题不大”,阚石随即下令:“不等他们了。命令,现有的部队集结完毕后。立即沿河而上,我要求今夜赶至龙子湖北岸。”

    当夜,为了照明,楚军士兵们点亮了行军灯。这是去年玻璃工艺成熟后的新产品,由于军队尚未完全普及,市面上暂时没有销售,一般人也不知道这个产品。行军灯类似后世的老火车站用的信号马灯,只不过灯油不是煤油,而是液体鲸蜡。

    点燃灯芯后,盖上灯罩,即使是大风中也不会熄灭。光在反射镜的作用下,会形成一束发黄的灯光,效果类似于后世的手电。士兵们对这种照明工具非常稀罕,人人都想拥有一个,可惜的是他们的想法必然落空。由于产量有限,每个队只有正副队正才有配发。

    黑夜里,楚军每个小队有两盏马灯,由正副队正在本队前后照明。淮河北岸一条长队点着灯火赶路,星星点点的灯光照亮了淮河沿岸。

    楚军沿途经过的一些小部落领地,不知究竟。这个时候可不象后世,夜间照明赶路,是原始人不敢想象的事情。于是,民间纷纷传闻,这是河神出巡,各种神怪故事编得五花门。楚军经过当地后,那些部落酋长纷纷赶至河边,摆设香案祭奠河神,祈求风调雨顺。这些部落的行为,无意中将楚军军事调动的真象隐藏得严严实实。

    十天前,蒙城以南五十里地,一直大军正沿着涡水,冒蒙蒙细雨缓慢地行军,涡水上一长溜扁舟也在顺流而下。这种扁舟是颛顼参考楚国的江船,模仿出来的仿制品。由于技术的原因,材料也达不到要求,这种船被做成了扁扁方方的盒子形状,被北方人称作扁舟。

    居中一条最大的扁舟中,颛顼正和将领们研究了作战方案,经过慎重的考虑,最终,他决定采用水、陆部队互相配合,以攻城战为主,骑兵追杀为辅的战法。

    水军扁舟分成南北两队,入淮河后,从三河直接进入陡湖。步卒从南北两个方向登岸,从前后堵住蚌城通道,作为主要攻城部队。放开西面通道,骑兵埋伏在西面淮河岸边高地后面,等楚军从西门突围时,掩杀过去。

    泰逢将军第一次率领三千骑兵作战,他的心中此刻充满着豪情,他曾经见过楚军的骑兵作战,那仅仅是一支不到百人的小部队对荤粥人作战,当时的情景已经把他震撼得无以复加,所以他发誓自己也一样要拥有这样一支骑兵。这些年来,他殚精竭虑打造骑兵部队,为了得到骑兵的装备,他甚至不惜冒险潜入楚国亲自充当秘谍。

    天可怜见,他总算成功的全身而退。楚人虽然抓住了他,因为他的公开身份是使节,楚国也没有为难他。楚国人只是把他驱除出境,让他得以一展平生之志。想到这里,泰逢嘴角不由露出微笑。这一次蚌城作战,他要让楚军尝一尝被骑兵追杀的滋味。

    这次楚军突袭蚌城,据说只有不到两千兵力,一个上午,就把拥有三万多人口的己郯部打的大溃而输,连酋长和长老一个都没有跑得了。

    毫之盟誓的字迹未干,盟友马上就遭到突袭,这无疑是个响亮的耳光。作为盟主的轩辕,自己的小弟被连锅端,城池被夺,这面子也是过不去的。他亲自派出使者前往各大部落调集援军,各部落或出于私心,或出于兔死狐悲的心理。都纷纷派出援军加入讨伐大军。11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