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飞鸽急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泰安九年春,秣陵城楚王宫,勤政殿。

    楚国政事堂成员,勋贵元老、各部门官员济济一堂。近十年的发展,楚国已是今时不同往日,再也不是“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总共才有七条n“的寒酸样子。

    如今政事堂已经增至五人:扈彪兼户部吏部尚书、姜平礼部尚书、稆貅刑部尚书、甸柳兵部尚书、元甫工部尚书。

    六部分别设侍郎为辅官:姜穆礼部,简如吏部,毘虎刑部,仡牛兵部,轮墩工部。

    参加大朝会的还有勋贵元老,主要以太傅姜洛为首的原部落酋长政事堂六部各司的主要官员,近百名大小官员把整个勤政殿挤得满满当当。

    随着毛呢和丝绸的问世,染色技术的发展。楚国的官服有了变化,进行了一次改革。阚石根据记忆,仿制后世大明锦衣卫紧声窄袖的服装样式,用不同的颜色规定各种品级。现在朝会不再像民国北洋军阀开会了,有点返璞归真,有了一些古风古韵。这时候的楚国朝会仿佛跨越时空,变成了大明的锦衣卫镇抚司。

    随着一声云板,鼓乐齐鸣。楚王阚石头戴洒金王冠,身着五爪金龙袍,腰挎天子剑,昂首阔步进入大殿,径直登上王座。扈彪率文武百官上前朝拜,一整套完整的礼节规范而有序,显得庄重而肃穆。

    礼毕,文武百官步入朝班,宰相扈彪宣布今日大朝会的议题:针对南北两场nn,楚国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陶已年满二十五岁,担任汉阳城主,当年青涩懵懂的少年,已经成为了一方诸侯。阚石先指向他道:“陶爱卿,你先把汉阳的情况跟大家说说。”

    陶臼出班奏对:“喏,王上!”

    他转身面对百官,沉身说道:“泰安四年,自汉阳建城以来,周边各部落纷纷归附。目前已在汉江平原建成二十一个屯田庄。汉阳府在籍平民六万余,千余户。“

    ”泰安六年,輋蛮人钟鼎纳土归附,愿为楚民。此事经报政事堂得到批准后,正式将輋蛮部纳入汉阳府编户籍名。臣率领汉阳官员,沿九江至鄱阳湖,新建屯田庄七座,用于安置輋蛮部落,在汉阳府辖区选派屯长和治安官前往管理。輋蛮人非常配合,一直相安无事,各屯田庄也发展得很好。“

    ”自泰安年初,情况有了变化,蛮民中有人开始反复,挑衅汉阳府,驱赶屯长和治安官,拒不接受汉阳府管理。钟鼎更是野心勃勃,他阳奉阴违,经常挑拨是非,致使部分輋蛮人和民政官矛盾重重,七个屯田庄中各种冲突不断,甚至有人暗杀屯长和治安官。“

    ”泰安年秋,为了调解楚輋矛盾,宣慰官蝉亲自南下赴各屯田庄。经蝉的努力化解,情况有所好转。不料钟鼎突然叛乱,蝉没有防备,为钟鼎所乘,途中袭攻其车驾,蝉被俘掳去。“

    ”事发后,下官与钟鼎交涉,不料此蛮假意应承,钟鼎当众杀害蝉,裹挟輋蛮人反叛,还私下联络尚未归化东夷、犬戎山民部落作乱。他们袭掠各屯田庄,抢夺物质和武器,戕害楚国官员。“

    ”泰安年冬,钟鼎勾结原白虎部长老陶叙,里应外合欲夺汉阳。幸亏方荒将军率领平叛大军及时赶到,才没让他们得逞。前不久,方荒将军大破輋蛮、东夷、山戎联军,但因兵力有限,无法彻底歼灭叛军。目前叛军残部已经退守山区和鄱阳湖,局部还有零星战斗发生。王上,臣这边情况就是这样。“

    ”臣以为,目前南方平叛,刻不容缓。必须彻底消灭叛军,将钟鼎绳之以法,此事绝不能姑息。让明里暗里的野心家不敢心存侥幸。”

    阚石心中一动,陶臼的话似乎意有所指。阚石不动声色,微微点头让其退入朝班。接下来兵部侍郎仡牛将北方的情况作了介绍,泰安年初,黄河溃堤,颛顼部和东夷受损严重。各部落都指责共工部在泄洪区筑坝拦水,造成下游各部落严重损失。双方由此爆发冲突。

    经过几场血战,双方旗鼓相当。目前颛顼部和东夷联军正隔着黄河与共工部两军对峙。由于骑兵和nn在北方的普及,双方战斗变得非常血腥,死伤超过以往历次战争,损失让双方都有些撑不住。

    交战双方都派出使节,不约而同前往秣陵,两方都向楚国求援,同时要求购买军械和粮食。

    更令人奇怪的是,作为宗主国的有熊国实际上是在作壁上观。轩辕黄帝只是派大臣大鸿出使,不久前,大鸿前往两军阵前进行调停,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大鸿似乎也不太着急,没有继续完成他的使命。他反而南下楚国。据礼部通报,大鸿已于今天抵达秣陵,目前正下榻在礼部馆驿。

    仡牛汇报完后,也退回朝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