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车轮滚滚(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后世的见识,合适的工具,加上想象力和图上作业的辅助,几经易稿,无数次做小模型进行实验,阚石终于确定这个时代轮子的生产工艺。

    下一步是正式生产样品,确定生产流程,阚石亲自带领木工坊会箍桶的木匠,加上自己的学生,开始了试制工作。

    车轮首先第一步就是制作轮毂,轮毂的制作倒是还算简单。首先要找一段合适的木材,阚石选择了质量好一些的松木,硬而不失弹性,然后就是加工了,划线尺规作圆,先将轮毂的大致形状做出来,然后就是打磨,这可是纯钳工的活儿,而且需要的技术水平很高,因为完全是靠人的感觉来控制整个轮毂的圆度。

    操作这一步的是个名叫轮墩的小伙子,这小子就是牛部落那个用木圆片当轮子的俘虏,他原名墩,阚石赐姓他轮,好吧,成了轮墩(可不是什么英吉利的伦敦)。这小子进了工坊,学东西很快,手也特别巧,现在都成技师了,娶了媳妇、分了房,对阚石那叫一个感激,眼泪汪汪的,啥也不说咧。

    轮墩非常细心,对图纸上要求的尺寸一丝不敢有差错,他知道今天是他更进一步的机会,他现在很喜欢凤部落的生活,他要更进一步,让自己俘虏的印记彻底消除掉。

    轮墩终于打磨完两个轮毂,阚石使用线绳测量轮毂的周长,看看能不能对的上。测量完毕,阚石翘起大拇指,对着紧张的轮墩笑道:“轮墩,很不错。”

    轮墩顿时激动不已,有了一种想哭的感觉。阚石拍拍他的肩膀,给他安慰和鼓励。

    轮墩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下面还有更大的挑战。接下来就是在轮毂上打孔,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安装轮辐。

    轮辐的安装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它的制作对于古人来说确实最难的,因为古人需要使每一根轮辐做的基本一致,对于没有机械机床辅助加工的古人来说,这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机械加工还好,无非就是批量生产,但是纯手工制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就很是重要了,怪不得古时候学徒要十几年才能出师,一旦出师就足够吃一辈子了。

    不过阚石这里倒比古人条件好多了,这些年来,拜青铜工具所赐,加上他那一整箱后世木工工具。他相继试制出简单的车床,钻床,水力轮锯等加工设备,另外还有统一的直尺,三角尺,卡尺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凤部落的木材加工能力。

    轮墩和几位木匠熟练地使用轮锯加工出一根根辐条,然后钻孔,打磨。没多久三十二根辐条加工完毕。

    阚石采用的是每个轮子十六根辐条的规制,他不知道,他的规制无意中和历史上汉唐时期轮子的规制相同,这种巧合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工坊里今天来了不少长老,每一次阚石都能给大家带来惊喜,小枫也站在阚石身边,她看着工人在安装辐条,一个轮子的外形渐渐呈现。小枫努力想象阚大哥说的马车形象,期待着阚大哥说的远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