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为子孙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解李老此时内心的那种真实的快乐。

    齐特尔曼说了声谢谢便不再叨扰老人,只是在路上忍不住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刚才拍下的三十多年前的照片,“后辈的生活已经不一样了。”

    ...

    另一边,科内利乌斯来到了贵省。

    接待科内利乌斯的是一名叫做谢亚思的支教老师。

    谢亚思,是这边一名呆了三十多年的支教教师本来按照规定,她只需要在那边支教2年就可以回来选择新的就业方向,但是谢亚思最终选择了留在支教地,一呆就是三十多年。

    “被说三十多年了,十年前,这里的每一座山隔断的就是一山人的梦想和未来。”谢亚思刚说第一句话就有些不由的哽咽,“但是现在你们可以看到这里都已经通路了,2015年,这边实现了高速县县通,明年还会完成全省农村组组通。”

    科内利乌斯不仅让摄影团队拍摄下来,自己也忍不住拿出手机拍几张照片,“这里的风景是真的很美啊。”

    “是啊,依托于这边的风景,这些年旅游业越来越发达了。”

    “诶,那是什么?”随着车往上走,科内利乌斯才意识到山间有很多东西在飞,但并不是鸟类。

    “这是无人机群。”

    “无人机群?”

    “嗯,其实这边山与山之间的直线距离都是很近的,这两年开始引入无人机,方便了一些日常物品的输送,就不必绕这么长的一段山路了。

    刚才我们上山的时候你们应该也注意到了,这里密布着5G基站,不少无人机企业都在我们这里做实验呢,我们隔壁县城还专门划出了一片区域作为无人机研发中心。”

    科内利乌斯点了点头,很快跟着大家到达山上的村子,在科内利乌斯的请求下,大家直奔朝晖小学。

    朝晖小学占地面积很大,足球场篮球场一应俱全,走进校园后正好是下课时间,科内利乌斯看着孩子们露出了意外的表情,他原本以为这里的孩子穿着应该是有些破烂的,可结果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我记得你们这个县城前几年刚摘掉贫困帽子啊。”

    “嗯,15年摘掉的。”

    “可是从我进入村子开始就注意到,大家的...整体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三年前还属于贫困的样子。”

    谢亚思笑了,“大家收入都上来了,想买东西也方便,又有路又有无人机,什么都能给过来,再加上信息化时代大家的思想也不像过去那么封闭,科内利乌斯先生所想象的可能是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前这里的样子吧。”

    “那现在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的怎么样了?”

    “留守儿童越来越少了,因为很多人都回来了,这两年就业机会越来越多,收入也不比外面低。”

    两人正聊着,一些学生看到谢亚思都围了上来。

    看到学生们跟谢亚思的感情,科内利乌斯正打算说话,一名男孩子突然主动问科内利乌斯,“你是那个国家的呀?”

    “我是德国人。”科内利乌斯有些惊讶的看着小男孩,因为他的英文发音挺标准的。

    “你们就是《南德意志报》的吧?来采访的?”

    “是的,你看过《南德意志报》么?”

    “看过。”

    学生说看过反倒把科内利乌斯搞懵了,“你真的看过啊?”

    “看过啊,英国脱欧之后,德国就是欧洲的关键了,想要了解欧洲的未来就得多关注德国。”

    科内利乌斯突然对男孩来了兴趣,“你的英语是跟谁学的?”

    “大风集团的线上教学平台。”

    “我看你的英语非常好,想必花了不少时间学习英语,为什么?”

    “因为英语是一个工具啊,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去看看更大的世界,目前来看,英语还是世界最通用的语言,所以我得学会如何使用这个工具。”男孩利索的回应。

    “我听说华夏现在很多人都在反对学英语,你怎么看?”

    “我都说了,英语是个工具,需要就学,就像程序员总得学会怎么用电脑吧?”

    “所以你以后想做什么?”

    “我想当个记者。”

    科内利乌斯眼皮一动,感兴趣的摸了摸男孩的肩膀。

    聊到这,上课时间到了,学生们赶紧回去上课。

    谢亚思带着科内利乌斯去参观学生们上课的情景,数字化的黑板,学生桌上配备的学习专用平板,还有每个教室都配了一个的学习辅助机器人。

    “如果只是把这些画面记录下来,怕是很难想象这里是华夏一个刚脱贫不久的贫困县校园。”科内利乌斯感叹道。

    谢亚思从口袋里拿出准备好的照片,“这是三十年多年前这里的场景,我们那个时候,能拿到教材,能有一个老师愿意来教书,我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科内利乌斯看着照片,再看看刚才那个跟自己对话的男孩,“孩子们的命运被改变了啊。”

    ...

    当天晚上,科内利乌斯跟齐特尔曼不约而同的跟总部打了一个申请电话,“今年是华夏改革开放40周年,明年又是华夏70诞辰,我想留在华夏好好做华夏这个专题报道。

    我现在的感受?

    嗯...

    今天我好几次听到一句话:为子孙计,为千秋万代计。”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