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际,你将欲出,得他一字胜过为师万言“。灵佑摇了摇头。

    ”于弟子处,师父一字远胜他人万言,还请师父成全赐字“。陈权抬起头固执的看着灵佑。

    灵佑看着陈权的样子,想了一会,无奈的笑了:“也罢,为师自入空门亦不曾许过字,今日便应了你,待为师想想”。

    “你将出世,确是不好自佛经中采摘,今时故是重佛,可它时却未可知。便从俗世典籍中取来最是妥当。你名为权,度也,孟子有言:”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你便唤作度之可好?”稍过一会灵佑缓缓的说道。

    “度之?陈度之,陈肚子?这字可是有点喜庆了”。

    陈权想了想,然后满脸笑意的冲灵佑再拜称谢,心里暗暗想着:”有总比没有的强,再说久了就习惯了“。

    ”你的字为师许了,可这也断了你与裴公美之缘,哎,也不知如此该是对错’。灵佑还是有些遗憾。

    陈权本还想求着灵佑给杜方也取个字,但是一想到杜方现在还是奴籍,用不了字,也就罢了,只能以后再做打算。

    和灵佑又谈了一会,便听人来报裴休裴公美来了。

    裴休和灵佑算是至交,这是源于前些年裴休在潭州任刺史,家中世代奉佛的裴休便借着这外放的机会多次拜会灵佑。平时也是于灵佑传法一事鼎立相助,甚至在佛禁之时亦是多有照拂,两人便就这般熟识了。新君继位后裴休被召回了长安,现在担着户部侍郎的职,也是当今朝堂之上深得天子信重的。

    陈权搀着灵佑去前堂见了裴休,也见到了裴休带来的青年。

    裴休出自河东裴氏五房三眷的东眷房,论起家世来,便是杜牧所在的京兆杜氏也只能退避三舍,事实上在大唐,单论及家世,河东裴氏已大可横行了。故而裴休虽是对灵佑恭敬有加,但丝毫不会对灵佑的弟子也青眼相看,特别还是个不懂佛的弟子。所以,见过裴休几次了,面对陈权之时,裴休将世家的矜持,疏离,傲慢展现的是一眼可明。这也刚好绝了最初陈权兴起的攀附心思。

    陈权恭敬的立于灵佑身后,无精打采的听着两人的闲话,后又见那青年拜了师,当灵佑赐下了法号之后,陈权已不知周游到哪里的心神一下便奔了回来。

    ”法海“???

    ”白蛇传里的法海?鲁迅写的螃蟹壳中的法海?还是只是同名不同人?“

    陈权直愣愣的盯着法海,不像,实在不像。眼前的法海年轻,俊朗,英气勃发,所以,可能不是那个法海吧?

    就这样,陈权胡思乱想中度过了这一天,按灵佑安排的行程,他明日便该走了。

    第二日一早,陈权和杜方打点好了行囊,提了长刀,和寺内众僧道了别,还特意去寻了法海叫他以后若是遇见一白蛇,但凡未曾害人,便不要理会。在法海一脸的迷茫中,陈权二人离开了。

    离去前灵佑突然问:“法缘,你可还记得当日我那两问”?

    “自是记得,还请师父解惑”。

    “哈哈,那两问,便只因是我所问,亦是我所答。如今你可懂了”?

    “谢师父,我懂了”。

    ’大兄,你懂什么了“?杜方有些不明所以一直追问着。

    ”哎,你不懂的,说了你亦不知“。近三年了,终于要出了这沩山,刚开始的不安转瞬便化成了兴奋,还要去长安啊,长安会是什么样子呢?像紫禁城?横店?

    ”大郎,你可到过长安“?

    ”自是到过的,当年十三郎君在京为官时我去寻过一次阿爷的“。听陈权问起,杜方的脸上满是得意之色,便连头都仰了起来,仿佛到过了长安便是多大的荣光一般。

    ”那长安什么样子“?陈权继续好奇的问着。

    ”嗯,大,特别大“。想了半天,杜方吐出了几个字。

    ”就这“?陈权翻了个白眼。x www.x m.x

    陈权二人渐渐的行的远了,止住了脚步回过头来望着,同庆寺隐隐的就要消失在视线之中。

    定定的看了一会。

    “大郎,走吧”。

    ①百度里写阿育王寺于大中四年迎回舍利宝塔,但宋朝的《佛祖统纪》里记载是大中三年。原文:“宣宗大中三年正月斋日。四明道俗。八千人。于阿育王寺。供养佛舍利塔。感天华纷坠。有如雪色。至手即融。入夜放五色光明。大众喜跃”。文中取了《佛祖统纪》中的记载。

    (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