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若彼等不从,诛杀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从朕之中藏钱中取用。

    另外,县令、长,郡守、国相等官吏,将安置流民计入政绩考核,年中、年末上计汇报。

    有政绩优异者,破格取用;政绩差者,裁汰降职。

    若有瞒报者,槛车入京斩首弃市。”

    这第一道诏书,就是免赋收取民心,还多加了一项政令。

    说起来,这还是从先前刘宏在前世看到的小说中学来的。

    无论是亲士人,还是亲外戚,还是亲宦官,都不如亲百姓。

    没有人民支持的政权,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下场是什么。

    前面尚有殷鉴、强秦二世而亡也历历在目。

    何也?

    贾太傅在《过秦论》中说的清楚: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此仁义,不当被理解为过度的仁慈,而应该被理解为朝廷对百姓的保护,无论是从制度还是从法律上。

    刘宏此举,亏,很亏。

    但是,却值。

    在后世,有一组很触目惊心的数字,让刘宏心中惴惴。

    桓帝时期,大汉有人口五六千万,而到了三家归晋,人口不到一千万。

    天灾人祸战争瘟疫,还是人口减少的次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饿死。这就是刘宏出政令的原因,流民问题,是目前大汉不可忽视的难题之一。

    以前,刘宏听说过一句话:

    人类所有的战争,都来源于阶级矛盾。

    就目前来看,无数民众无地可耕,无饭食以果腹;而人上人呢,多有尸位素餐、金樽清酒锦衣玉食,结党搞政治斗争者。

    这让看不到生存希望的人,如何不造反?

    刘宏暂时没能力让所有民众吃饱穿暖,现在他只能尽最大的努力,稳定局势。

    他尽力,却着实惊到了卢植。

    “嘶…先帝真仁君者也!”

    长久的错愕之后,卢植倒吸一口冷气。

    大手笔,无论是免赋一年,还是新出的政令,都绝对称得上是大手笔,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仁政。

    再从远见上来看,此举能有助于新帝安稳坐在皇位上。

    两开花,两开花!

    卢植由衷地在心里称赞着先帝。

    国库或许收入大幅减少了,但是这诏书也说了,可以从中藏钱取钱用。

    早年刘宏鬻官卖爵,还有常侍献钱,这些钱,可都在中藏钱中,数目嘛…多不胜数,钱财绢布锦缎金银能堆成几个小山。

    毫不夸大,这些财物,足够朝廷支出数年。

    既然影响不到朝廷运转,那这在卢植看来,这就是善政。

    既然是善政,卢植又岂有不从之理?

    “臣,尚书令卢植,必不负先帝之命!”

    说罢,卢植要起身接过诏书。

    刘宏摆了摆手道:“别急别急,还有一封密诏。”

    卢植点了点头。

    刘宏:“之前有人进言恢复州牧制,以便剿灭蛾贼余孽,朕在疾不可为之时,才恍然察觉,此举有害于社稷。

    待朕登遐,可诏四方州牧刺史来雒阳为朕吊丧。

    此举,是为废州牧制,恢复刺史监察制度。

    若彼等不从,诛杀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