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元戎落谁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意,认可的时候能很亲密,不当回事也行。

    对于贵族来说,利益的相结合才是最为可取的。

    只因为利益结合,翻起脸来谁都不用感到不好意思。

    吕武的正妻是赢?,滕则有来自韩氏、魏氏和邯郸赵的女人。

    能写进族谱中的女人,只有妻子,滕是没资格的。

    另外一点,滕生的孩子,母亲只有赢?。

    后面那一点对滕最为致命,等于他们除了吕武之外,连自己的子嗣都无法依靠。

    韩厥还是没有正面回答吕武的提问。

    这样一来,吕武就不能再问了。

    再问,就是特别不客气,会影响阴氏与韩氏之间的感情。

    吕武问了其它的问题,道“韩伯为赵武谋取卿位,决心多大?”

    韩厥铿锵有力地说道“势在必得!”

    还是那个说法。

    晋国目前正处在风云际会的阶段,错过这个机会,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那么,对卿位势在必得的家族就是三个,阴氏、魏氏和赵氏。

    吕武的功劳足够,实力也不弱,底牌是先抱住了国君的大腿。

    魏氏那边几代人累积功劳和人脉,实力方面早就达标了。

    赵武除了出身之外,没有功劳,家族实力偏弱。

    关键是韩厥已经打算硬顶着让赵武上位!

    一旦韩厥成为元戎,有极大的可能性成功让赵武获得一个卿位。

    说有可能,只因为韩氏在实力上弱于范氏,智氏、中行氏和荀氏的联合。

    实际上,阴氏在这一场动乱中获利甚多,仅从纸面数据来看,韩氏都有些不如阴氏了。

    最为直观的就是,吕武现在单靠自己就能拉出至少四个‘师’,卯足劲绝对超过一个军团的兵力。

    而那些士兵绝不是什么新兵,因为他们原本属于郤氏或栾氏。

    吕武来一趟老韩家,带着满满需要思考的事情回去。

    他实际上应该回封地,只是再次出任“阍卫”一职,国君也没有正式登基,属于绝对走不开。

    这么搞,他就需要待在“新田”遥控安置接收了的郤氏和栾氏那些人。

    幸好老吕家的家臣早就被锻炼出来。

    安置方面正在有序进行,哪怕出现问题也只是小麻烦。

    “我都没找到机会替郤溱说话……”吕武迈步在走廊,要过去继续给国君安全感。

    郤氏别出的吕氏,则是能够在后面进行操作。

    能够那么平稳地接收郤氏的那些人,是建立在郤至的遗命上面。

    不得不说的是,郤氏的人对能够并入阴氏也感到幸运。

    毕竟,郤氏遭到围攻,注定是要被瓜分的。

    吕武有郤至的遗命,理所当然会让郤氏的那些人更安心一些。

    在这一场动荡中,吕武仔细地挑挑拣拣,接收了来自郤氏的五千名“徒”,亦兵亦农的“羡”两万七千余,其余男女数量超过八万。

    其余物资方面,吕武只看重粮食,财货之类比较慷慨地对麾下的公族和中小贵族,进行高比例的分配。

    吕武其实能获得更多的“徒”。

    只是他很有逼数,知道不是接收的数量越多越好。

    这个“徒”就是“士”的阶层,也就是武士。

    而“士”是有自己恒产的阶级。

    接纳“士”不但要分配土地,连带住所、奴隶和一应生活物资,都是需要进行安排的。

    如果吕武贪婪一些,像智氏和范氏那么干,起码能获得二十万以上的人口。

    关键是吕武怕一次性增加那么多人口会消化不良,再来是需要运营人设。

    他再一次见到国君,看到的是国君正趴在案几书写着什么。

    回家时,他也接到汇报,知道智罃和士匄过来了。

    目前,智罃和士匄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目视国君正在书写。

    “韩伯唤你?”智罃说话声音不大。

    国君像是刚知道吕武过来,抬头招呼了一声,道“寡人查阅深觉有异。为何武上纳如此之多?”

    啥意思?

    就是,吕武作为一路大军的指挥官,上缴的战利品数量有点多了。

    智罃脸色僵硬了那么一秒,换上比较假的笑容。

    士匄则是用埋怨的目光看着吕武,绝对是在郁闷吕武也太老实了。

    这里,吕武就不得不进行解释。

    他们这一路并没有遭到郤氏的顽强抵抗。

    双方的伤亡都很轻微,破坏也小,得到的战利品自然就多。

    国君轻声说道“原来如此。”

    至于为什么栾氏抵抗坚决,郤氏又为什么不抵抗,他不会那么无趣地去过问。

    他就是提醒一下智罃和士匄,做人不要太贪婪。

    智罃很识趣地说道“尚有缴获正在途中,不日便会抵达。”

    国君听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满脸笑容地点了点头。

    士匄暗自感概道“我果然还是太嫩了呀!”

    他一样表示范氏这边也有战利品正在来‘新田’的路上。

    说完,他却是后悔了。

    不是后悔什么。

    智罃想获得元戎的位置,国君没有对卿位正式任命之前,肯定是需要迎合国君。

    士匄很清楚自己这一届没可能当上元戎,不是那么需要讨好国君的。

    “我就多少意思意思,免得过于前后不一。”他如此想道。

    真实情况是,老范家都已经吃进肚子,不想再掏出来。

    国君又问了一些问题,国内问的是什么时候能够恢复稳定,国外则是着重询问楚国都在干什么。

    大部分时间是智罃在回答。

    智罃提到楚国时,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干货。

    也就是,他曾经跟吕武提过的观点,认为跟楚国正面死磕,赢了晋国也会元气大伤,需要分几个步骤来拖垮楚国。

    国君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又问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

    比如,怎么个拖垮法。

    智罃几乎是有问必答。

    现场成了智罃的讲堂。

    有学生国君一人。

    吕武和士匄则是纯粹的听众。

    他俩哪怕是有些想说或补充的地方,看智罃那么卖力也知道该缓一缓,要不就是结仇了。

    说通透一些。

    智罃还是没放弃争取元戎的位置,希望用自己的正治理念来获得国君的认可,得到成为元戎的任命。

    这一谈,直接给谈到深夜。

    等待智罃和士匄双双离去。

    吃宵夜时,国君问了吕武的一些看法。

    吕武这才对智罃的一些想法进行补充,又提出了几个比较新意的观点。

    国君像是纯粹进行感概那般,呢喃道“韩伯并无主张啊……”

    看来,国君上一次见韩厥,是问韩厥有什么主政的理念?

    而韩厥没拿出什么干货。

    吕武眨了眨眼睛,脑子有点活络,想道“我要不要提醒智罃再加把劲?”

    他需要思考,谁当元戎对自己最有利,再来决定要不要进行干涉。

    <scrpt>();</scr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