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伟的私地?州牧之位,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安能轻易授人?其反倒对朝廷心怀怨望,着实可恨!”

    “这些年来,由于各地匪患不断,刺史的权力加强了太多了,堪称有实无名的州牧,倒是助长了这些人的野心。”陈琳摇头叹气,显然对这种情况感到颇为忧虑。

    刺史,“刺”为刺探、监察之意,“史”为御史之意,即派往地方进行监察的御史。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本无实权的刺史由于掌握了向朝廷上奏的权力,故而为郡守国相所惮,慢慢成为了拥有实权的地方大员。

    尤其是在进入东汉以后,巡游不定的刺史有了自己的州治所在,事实上变成了一级行政机关;进入东汉末年后,天下匪患不断,一郡之力难以抗衡巨寇,朝廷又授予了刺史纠合各郡兵力的权力,刺史真正变成了一方巨头。

    东汉有一个颇为滑稽的说法,若是朝廷看不惯一个刺史,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升官,如桥瑁便是,秩六百石的刺史“升官”变成了两千石太守,由此可见刺史的名实不符。

    “如今冀州尚无刺史,某些人也急了,催促不断,希望尽快任命冀州刺史,甚至是冀州牧。”何进揉了揉眉头,显然很是头疼。

    陈琳拱手劝道:“大将军,冀州必须要有刺史,黑山贼非一郡之力可抗,唯有以刺史纠集各郡兵力,方可镇抚剿灭,这也是权宜之计啊。”

    李澈面色复杂,他知道今天何进为什么会邀请他和刘备了,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虽然很不想头上再压一个碍事的刺史,但是显然这不是他和刘备能置喙的。

    何进能够邀请他们,并征求意见,已经是放下架子了。

    想到这里,李澈暗叹一口气,拱手道:“澈也认为陈主簿所言有理,冀州确实需要一名刺史。”

    何进苦笑道:“如今朝廷争执不断,却不知该任命何人为冀州刺史。不过明远暂时无需担忧,新任刺史大约要到年后才会上任,某会尽力争取的。”

    李澈轻轻颔首,何进的意思很明白,他会尽力派出自己一方的人担任刺史,以免刘备被刻意刁难。若是一州刺史刻意想刁难一个郡守或国相,那简直是太容易了。

    然而如今何进从之前的交换中刚刚拿下了幽州刺史之位,若想再拿下冀州,恐怕难度不小。念及此处,李澈回想历史,神情古怪的说道:“澈听闻御史台韩中丞乃是袁氏故吏?”

    “不错,韩文节确实是袁氏故吏。”何进有些困惑的答道。

    “若事不可为,大将军可尽力让韩文节为冀州刺史。”李澈抚须轻笑。

    以韩馥在历史上表现出来的水平,要应付起来会容易不少,若是袁绍成了冀州牧,那才是灾难。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韩馥字文节,颍川人。为御史中丞。李澈进言何进,举馥为冀州刺史。

    ——《英雄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