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传道受业解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教授过程中却让刘辩与何太后对他失望,是会影响到计划的。

    故而李澈还是涩声开口道:“多谢太后如此看重臣,但臣修习经传时日颇短,学艺不精,教授天子恐力有未逮,若是耽误了天子进学,其罪非小。还请太后于朝中另择贤良为上。”

    何太后却仍然坚持道:“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李卿只需尽展所长教授天子便是,吾断不会怪罪于你。”

    何太后也是有自己的考量。从这一个月的情形来看,李澈与刘备两人关系确实密切,并且李澈没有家族背景,很清白的出身,名声也不显赫,与士林之间的关系也不深,正是极好的拉拢对象。

    二人与何进的关系也比较密切,还能作为沟通的桥梁。

    何太后忌惮何进的权力,却也希望能依靠何进来稳定住局势。

    直接拉拢何进肯定不行,已然位极人臣的何进再近一步可就是封公建国了,那是在把他往王莽的路上推。

    倒不如趁着刘备、李澈二人立下大功,名正言顺的拉拢这两人,也算是向何进示好。

    至于说荀攸,他出身世家,又在士林中颇有名望,自然不能作为拉拢对象了。

    见何太后如此表态,李澈也动摇了。如今宫中已不是龙潭虎穴,能常入禁宫教授天子,那是真的简在帝心,如今大汉的权威还没有丧失殆尽,有这层关系在,以后的路会好走很多。

    脑海中思绪百转,现实中却不过短短一瞬,李澈咬牙下定了决心。

    终究是多了两千年见识,难道还教不了一个十三岁少年?便是天子又如何,刘辩也没表现出多妖孽的智慧,只要不照本宣科,讲读经义,自己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教他了。

    “多谢太后厚爱,臣必竭尽所能为天子传道受业解惑,以报太后信重。”

    “传道受业解惑?”何太后反复念了念这六个字,大喜道:“李卿何以如此谦逊,此六字道尽为师之道,可为传世之言矣。李卿足可为天子师。”

    “太后过誉,臣愧不敢当。”

    李澈有些尴尬,但还是厚着脸皮接下了何太后的赞誉。这六字乃是几百年后的韩愈所做《师说》之言,自己却是顺口说了出来。

    “明远胸有大志,腹藏良谋,并不拘泥于经传之道,其常有醒世之言,天子若能听之,可入明君之道。”一直沉默的刘备也是肃然进言,再次进行了一波商业吹捧。

    何太后见状,笑道:“除了李卿之事,还有刘卿,刘卿既已封侯,吾想重新将刘卿列为在籍宗室,如何?”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会十常侍挟天子而逃,白波郭太寇近雒阳,烈祖察之。待十常侍伏诛,遂护天子回宫。帝以烈祖护驾有功,加太中大夫,封都亭侯,重入宗籍。

    ——《汉记·烈祖本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