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死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朝会上能直接发言的,除了两千石以上的公卿,就只有掌论议的官员,如御史、议郎等。

    一介掾吏越级上奏,这个罪名扣下来,孔融就可以收拾行李回老家了。

    而若是刘弘说经过了三府审议,且不说司徒丁宫与九卿会不会帮他圆谎,这岂不是把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了?

    才临朝几个月,又被何进与袁隗咄咄逼人而压迫的何太后,刘弘心里是有些看不起的。

    却没想到这女人的反击如此凌厉,转身就把孔融命运的决定权踢了回来。

    刘弘沉默片刻便有了决断,施礼道:“回禀太后,孔文举此奏曾上报于臣,臣认为着实荒谬,是以未曾交由三府论议。

    不过孔融只是担忧宫中尚有张让余孽,恐危及陛下与太后,方才上书请求撤去阉人,其并无他意。望太后明察。”

    “好一个并无他意!刘司空倒是颇为了解孔融,那为何会带他上朝?莫不是没想到孔融会出此大逆不道之言?”何太后声音愈发冷冽了。

    但刘弘不慌不忙的回道:“孔融为掾吏数月,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且素有忠君爱国之心,臣断没有想到其会逾矩上奏,确实该严惩,以儆效尤。”

    李澈静观这君臣交锋,不由得感慨不愧是能当上三公的人,不着痕迹的帮孔融减罪,无丝毫顶撞之言,真真是官场老油条了。

    一轮交锋下来,何太后也摸清楚了刘弘的意思,她微微沉默,然后淡淡的说道:“孔融既然心忧天子,忠君爱国,又才能卓著,那三府掾吏之位有些太小了。

    吾听闻北海国所辖缺了不少县令,孔融便去国都剧县为县令吧。若政绩斐然,自然再有任用。”

    在座百官中有一半以上都变了颜色,李澈也是同情的看向孔融。

    按理说,秩比三百石的三府掾吏,一跃成为秩千石的大县县令,这简直是坐火箭飞升,然而事情却非这么简单。

    北海国缺县令是很正常的事,北海国为青州所辖,而青州黄巾余部此起彼伏,匪患情势严峻,尤以北海国为最。

    在北海当县令,那简直就跟后世去叙利亚旅游一样,甚至更为严重。

    是以没人会羡慕孔融的超擢提拔。

    李澈却联想到原本历史线的孔融了,因为孔融总是跟董卓争辩,丝毫不让,是以董卓怀恨在心,听人说北海匪患最是严峻,便将其打发到北海当国相。

    孔融在北海整军演武,教化百姓,却在与贼寇的作战中屡战屡败。也因此险些被贼寇干掉,最后还是刘备收到求救,派了三千人赶走了贼寇。

    更是让刘备留下了那句被人笑了千年的名言:“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

    不过如今时移世易,照这个情形下去,几年后若是救援孔融,恐怕便是孔融惊曰:“刘玄德乃复知天下有孔融邪?”

    想想还颇为有趣。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太后愤融之言,闻北海最为贼冲,乃拜融为剧县令。

    ——《后汉书·孔融列传》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