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追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话说原本历史上也是如此,女儿在他心里也只是一样工具吧。

    本已许配给了袁术之子,随着陈珪一通嘴炮,他又反水了,追回了已经送出去的女儿,甚至还宰了袁术的迎婚使。丝毫没有顾虑过女儿的感受。

    吕布就是这样一个极度自私自利,而又短视的人。所谓“轻狡反复,惟利是视”便是如此了。

    远去的火龙又折返了回来,随即渐渐消失在了黑暗中。几人彻底放松下来,荀攸拭去了额头上的汗水,长叹道:

    “不想当日所见一主簿,竟是如此了得的人物。攸观那支骑军,军容整肃、队列严整,好一支强军啊。”

    “世道乱了,天下自然会涌现出各种杰出的人物。公达若不调节下情绪,以后还有许多让你惊讶的人。”

    李澈也是面色复杂的叹息道。吕布绝对是三国第一流的勇将,后来号为“飞将”,攻拔无数,勇冠三军。即便是陈寿极度瞧不起这厮忘恩负义的人品,也不得不承认吕布有“虓虎”之勇。

    《诗》曰: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所谓虓虎,便是咆哮的老虎,凶厉而勇猛,用来形容吕布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荀攸听到李澈之言,却又发散思维到了另一边:“便如此次给董卓出谋划策之人?此计还有不少漏洞,也不知是不是其人刻意留下的,攸倒是很想与此人公平较量一番。”

    李澈揉了揉眉头,不出所料的话,这人应该是贾诩贾文和,汉末三国第一流的大才,明哲保身的典范,才能卓绝。

    最有趣的是,在《三国志》里,二荀与贾诩是并传的,陈寿赞荀攸与贾诩“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将这二人与张良陈平相提并论。

    不过贾诩是有污点的人,其曾为董卓部属,又曾为李傕等出谋划策攻打长安,掠夺天子。再加上其出身不高,是以历代的评价也不大好。

    如裴松之就觉得贾诩不配与荀攸相提并论,他认为汉初没什么谋士,所以良平得以并列。但曹魏谋士如云,贾诩应该只能和程昱、郭嘉相提并论,没有资格与二荀同传,荀攸与贾诩的品德相比更是“夜光之与蒸烛乎!”。

    更将汉末之乱泰半归结于贾诩身上,认为他不该为李傕出谋划策,言称贾诩之罪“一何大哉”,称其“祸机一发而殃流百世”。

    如今贾诩为董卓献此恶谋,掠袭天子、围杀公卿、扰乱先帝出殡,这可都是弥天大罪,恐怕其历史上的名声又要臭了。

    虽然李澈倒不甚在意这些,只是刘备必然会心存芥蒂,要想把贾诩拉过来,怕是难了。

    “文和先生确为世之大才,荀侍郎既然有心一见,不若随布去孟津一会如何?”

    几人顿时僵住。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灵帝崩,董卓迫近雒阳,大将军何进虑卓野心,以原屯孟津。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叛原,并其兵众。

    会十常侍劫天子而逃,卓命布遍索山周,布于途中截得天子、李澈等。

    ——《季汉书·列传十一》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