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议功善后(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兵事乃战阵之事,纸上谈兵本是笑话,但他已有战绩珠玉在前,若能在战事推演上胜过审某,那自然是名副其实。”

    李澈略一思索,点头道“审别驾之言也有道理,但此事还是要张文远自己决定,本侯不便擅作主张。另,封赏不可与此事相关联,有功当赏,这是不易之理。”

    审配略一蹙眉,但还是点头道“可。”

    两人达成共识,却忽的反应了过来,本是在讨论驻军之事,却争起了张辽是否名副其实,这也是邺城朝堂常态,刘备很少在定论前参与讨论,任凭群臣辩论,既可博采众长,也能维持住君王的威仪。没有人压着,邺城百官便常因小事起争执,然后牵扯出其他事情讨论,风气颇为自由。

    看见两人有些尴尬的脸色,刘备笑道“也算是解决了对张文远封赏的问题,还未超出此次朝堂议事范围,倒是有所进步。”

    李澈咳了一声,讪讪道“嗯,臣等已经言明己意,还请大王决断。”

    刘备略一沉吟,肃容道“首先是赏功,既是大胜,自然不可不赏。

    度辽将军麾下校尉张辽破敌四万,位列首功,拜荡虏中郎将,加都乡侯;

    荡寇中郎将张郃指挥有功,进荡寇将军,加都亭侯;

    魏王司马牵招建有勋功,援护得力,拜校尉;

    度辽将军张杨加都亭侯

    此孤草拟之封赏,若众卿无异议,便上呈雒阳天子,请天子决断。”

    对张辽的封赏可谓是颇为克制了,他资历颇深,又立此大功,拜将军也是合理的,但考虑到审配等人可能的反对,刘备还是做了些让步,只是在爵位上稍作补偿。

    这也足以让不少人艳羡了,由于白马盟誓,“若无功上所不置而得侯,天下共诛之”的原因,两汉在封侯上一向比较克制,尤其是对于文臣,所谓“三公易拜,亭侯难求”。

    张辽一战而得乡侯,单论地位已经越过了审配等人,只是权柄还有所不及。

    审配自然不会为了封爵这种事来争执,张辽的功绩,封都乡侯虽然有些过了,但也不算太逾矩。

    见百官无异议,刘备继续道“审别驾虽然是老成持重之言,但如今重心确实在中原。既然已经让南匈奴降服,并州汉民也算有了保障,无需常驻大军威慑。

    孤会修书两封,请刘幽州与蓟侯从旁牵制雁门乌桓与中部鲜卑,并州留下一万步骑,再加上度辽将军麾下,足以让胡虏有所忌惮。魏王司马牵招留在并州,协助度辽将军戒备鲜卑人。召荡寇中郎将与校尉张辽领兵回邺城,回雒阳之事还需有所保障。”

    审配皱眉道“臣知大王看中牵司马,但他毕竟年轻,战阵经历太少,以他为副辅助度辽将军,恐怕不太安稳。”

    “所以并州还需要再去一个老成持重之人。”刘备肃然道“河东之事安稳后,便让河东太守董昭去并州吧,孤会上表天子,表董昭为并州刺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