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议功善后(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部、西部三部鲜卑统帅,各置大人一名分管,以此来管理这辽阔的疆域。

    这种脆弱而没有保障的制度,在檀石槐死后便告名存实亡。中部鲜卑由于是王庭所在,实力又最强,尚算稳定,东西部鲜卑却是变得混乱无比。

    加之檀石槐之子和连莽而无谋,其后的魁头本是僭越,名望不够,无法约束两部鲜卑,是以这两部鲜卑的内部为了大人之位可以说争得头破血流,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

    所以简雍的提议确实很有可行性,打不了中部鲜卑,欺负欺负快变成部落联盟的东部鲜卑总可以吧

    李澈轻轻抚须,他知道混乱的东部鲜卑会出一位大人物,在檀石槐之后,又一个将鲜卑聚集在一起的大人物,轲比能。

    此时的轲比能应该还没有崭露头角,此前一时兴起布下了一手闲棋,也不知能不能起到作用。若是如简雍之意拿下了东部鲜卑,或许轲比能会直接淹没在新的历史河流中,对于鲜卑这种倚靠豪杰才能崛起的游牧民族而言,相当于断掉了他们的未来。

    而对于汉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刘备没有做出决定,而是看向李澈问道“卫将军意下如何”

    李澈微笑道“臣以为沮将军与简府君所言有理。熹平六年之战,固然是我军不敌战败,但此战起因便有问题,主帅急于求成,才给了鲜卑人可乘之机,若是认真作战,未必会有惨剧发生。

    如今檀石槐不在,我军也没有急于将功赎罪的阉党,魁头和步度根没资格让大汉重蹈覆辙。南匈奴归降后,如今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中原,不宜在并州投注太多兵力。”

    熹平六年那场战争的起因很可笑,是护匈奴中郎将田晏因事获罪,为了逃避罪责,他勾连了大宦官王甫,进言灵帝希望引兵攻打鲜卑。

    也就是说,一场国战的起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一己之私。灵帝未必不知内情,但对于东汉王朝而言,此事尚有一个极好的先例。

    当年车骑将军窦宪仗着自己身为太后兄长,公然在禁宫刺杀了太后宠臣刘畅,引得窦太后大怒。当时恰逢南匈奴求汉廷出兵帮助抵御北匈奴,为逃一死,窦宪遂请命北征,也立下了千古无二的功绩勒石燕然。

    汉灵帝与朝中公卿或许还期望着田晏能如窦宪故事一般,加之对屡屡犯边的鲜卑颇为不满,朝廷也就顺水推舟,允了田晏之请。

    只是田晏和夏育在这种压力下选择了贪功冒进,檀石槐利用这点布下了天罗地网,却又非朝廷所能预料的了。

    审配显然对李澈的态度有些不满,他皱眉道“卫将军难道不知度辽将军麾下校尉张辽贪功冒进,以五千骑对四万大军,幸有天护,才得以凯旋,若他继续如此,难保不会有失手的一天。”

    张辽固然有大功,但一些求稳的朝臣却开始抨击他轻敌冒进。张郃的方略是以守为主,他却以弱敌强的进攻,不守将令,兵行险着,实在太过冒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