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教化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创伤,愈发敬佩大王之功绩。”

    刘备微笑道“郑公过誉了,孤既为汉室宗亲,自当以保全社稷为己任。既受命封王,亦当尽力保护百姓,保我汉家江山。

    更何况如今山河破碎依旧,四方群贼并起,远不到可言功绩之时。唯有十三州部重归汉统,孤才能问心无愧的上告列祖列宗,下告黎民众生啊。”

    郑玄抚须道“大王帝室之胄,名望播于海内,又有天子敕命,扫荡群邪不过是迟早之事。只愿大王能够始终记得仁义二字,自可无往不胜。”

    “郑公之言,孤必铭记于心,不敢或忘。只是如今国事维艰,正需贤能辅佐,郑公天下儒宗,海内闻名,不知”

    郑玄露出苦笑,婉拒道“大王抬爱,只是玄本一介村夫,不识国事,不明礼数,怎可妄参机要只是这些年收了些学生,于教化上略有心得,或能对大王有些许助力。”

    “郑公误会了。”李澈轻笑道“并非请郑公治国理政,而是大王重视教化,欲请示天子,在尚书台中设一教化曹,使郑公管理天下教化之事,这正是郑公所长,天下无人可及。为黎民苍生计,请郑公勿要推辞。”

    东汉的六曹尚书相比于六部还只是一个雏形,管辖事务都不甚明确,为了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刘备这段时间已经打了不少报告,将尚书台下属扩充到了十几个曹,只是尚书还是仅有六人,每人分领多曹。各曹由一名尚书郎主事,新的尚书郎还在邺城办公。

    而以郑玄的身份和名望,自然是不可能当尚书郎,但为他开个特权,做仅管一曹的尚书却是可行的。

    不得不说,郑玄真的心动了,这一击切中了他的命脉。他这样的儒宗,走到这一步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自己的学说传下去,成为万世流传的一代宗师。

    儒家学说不是一家之言,在如今这个时代,也是大有百家争鸣之相,他虽然是统合了多家学说的天下儒宗,也难以将自己的学说推广到远方。而不管什么身份,都绝对没有官方的身份好使。若能掌管教化曹,推广自己学说就会容易许多。

    似乎是看出了郑玄的动摇,刘备接着道“教化与做官并不是冲突的两件事,夫子也知道,要让学说大行其道,最好的方法便是得到主政者的认可。

    孤虽不欲有所偏好,但终究更喜欢能够大范围启发民智的学说。教化曹非比寻常,除尚书外,尚有两名尚书郎佐之,如今仅尚书之位空悬”

    刘备话没说完,但郑玄闻弦歌而知雅意,苦笑道“大王当真是会拿捏人啊,若玄不做这教化曹尚书,在学说教化上必然要落后他人一步,唯有此事,玄绝不能接受。不知两名尚书郎是何方人士”

    刘备和李澈相顾一笑,道“非得是郑公做这尚书,否则当真难以让管幼安、张子明两位服膺。”

    郑玄恍然,旋即有些哭笑不得的道“竟是他们,看来今后有的头疼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