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汤与细作(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就如同这些潜伏的细作,大多数人并没有受过训练,没有融入到流民之中去,若让我军慢慢筛查,一是容易激起民变,二则是太过麻烦,耗费精力。但百姓与他们相处日久,平日或无所觉,但到了这时候,自然会想起种种异常,揪出他们也就不难了。”

    关羽颔首道“说起来容易,但荀相刚来不及,短时间便想出这般应对方法,确实不易。只是这奖赏”

    关羽神情有些古怪,他是万万没想到一碗肉汤一块汤饼就能换一个细作,不知道程昱知晓后会作何感想。

    荀攸解释道“奖励并非越重越好,而是要恰如其分。于这些流民而言,饥肠辘辘,朝不保夕,有一个安稳的环境,能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

    你若是赏金银财宝官爵,脱离实际,太过缥缈,未必能取信于人。食物却不同,百姓会怀疑官府不守信,赖下金银奖赏,但不至于怀疑官府会赖下一块汤饼,一碗肉汤。”

    关羽细细思索了一番,点头道“荀相当真是思虑周详,若由关某来,恐怕便是赏金赏官了。”

    “这并非什么好事。”荀攸叹道“商君变法需先立木为信,正可见于朝廷而言,信之一字是何等重要。

    魏王如今的威信在这些百姓心目里还抵不上十金,抵不上百石小官,这正是数十年积弊导致的官民陌路。若有朝一日,关将军宣布抓出细作一人赏千金,百姓也踊跃参与,那才是民心尽向之时。

    并非细作值这千金,而是百姓相信魏王,相信关将军会如实支付这千金。”

    荀攸唏嘘的样子映入关羽的眼中,他怔了片刻,肃然抱拳弯腰道“听君一言,胜过千语。请荀相放心,关某此行必不辱魏王仁德之名,有朝一日,魏王必可令四海归心,莫说千金,万金亦赏得”

    翌日,程昱捏着手中的竹简,骨节因为用力而隐隐泛白“你是说那些暗子只换来了魏军每日要多付出几十碗肉汤,几十块汤饼”

    坐在下首的曹仁盯着额头直冒冷汗的信使,有些诧异的问道“仅凭汤饼和肉汤就能让这些流民这般积极”

    信使哭丧着脸,颤抖着道“属下绝无半句谎言,魏军确实是以一名细作换肉汤和汤饼的奖励调动了流民,暗子应该尚未全被拔掉,但绝大部分都没了,剩下的恐怕也不敢有异动,别驾的计谋失败了。”

    程昱使劲捏了捏竹简,微垂眼帘,幽幽道“荀公达,果然不差。只是这较量才刚刚”

    “报别驾,紧急军情魏将关羽率军出营,步骑约一万两千,往须昌方向而去”

    “什么”曹仁唰的站了起来,一脸不信。

    程昱手一松,竹简跌在地上,急声道“立刻向定陶派信使,哪怕调动军屯之兵,也务必要拦下关羽”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荀公达、关云长攻曹,公达与程仲德见于东阿。仲德驱流民为乱,暗伏细作于中。

    公达哂曰“不过肉汤耳。”

    乃以汤、饼为赏,使流民自纠细作,乱象自平。

    世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