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与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太史慈还在消化脑海中的信息,一声热情的招呼把他拉回了现实。寻声看去,却见一名颇为面熟的中年人正匆匆往过赶来。

    太史慈很快想起了这人的身份,揖道“吴史,别来无恙”

    此人姓吴,乃是黄县贼曹史,自太史慈未加冠之时便已在位,历经数位县君而不倒,堪称黄县县吏中的不倒翁。

    吴史连忙回礼道“勿要多礼勿要多礼方才收到传信,说有人在你府前形迹可疑,当真是吓了我一跳,却没想到竟然是你回来了,子义衣锦还乡矣”

    “”太史慈诧异道“我如今只是少了罪人身份,一介草民罢了。更何况在辽东避难四年,狼狈不堪,如何能称得上衣锦还乡”

    吴史佯做不悦的道“子义忒也生分,何必在老朋友面前如此作态你若没有飞黄腾达,又岂能惊动府君亲自来看望你母亲甚至北海的孔相君都亲自来过。整个青州,恐怕只有临菑城里的那位才能让他们这般殷勤吧”

    太史慈脑海中猛的闪过那名微笑年轻人的形象,喃喃道“难道是”

    “果然”吴史听到了太史慈的喃喃自语,一拍大腿道“子义果然是识得了大人物,难不成真是临菑城里的那位”

    太史慈抿紧嘴唇,这情形太过离奇,他当真没想到会遇到这般情况。

    看府前这情况,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然是他还在辽东之时,那位青州牧便已经注意到了他。可仅凭当年的拦截奏章之事,如何能让这位大人物这般对待

    便是当年在他眼中高高在上的刺史,其权力也远不及那位年轻人,他是一州之牧,是代天子牧民的青州牧,还是当世只有二三十位的大县侯之一,一声令下,便有数万将士为他效死,又如何会这般另眼看待一名避难在外的罪人

    “吴史,此间情形我确实不太清楚,还是让我先进去见过家母,明晰情况后再谈。”

    吴史连连点头道“此乃理所应当之事,合该如此。子义且先见过老夫人,你我来日再聚。”

    在围观者的注视中,太史慈心情复杂的推开府门,看着里面焕然一新的庭院与房屋,太史慈这次是真真切切的生出了恍如隔世之感,无比的陌生。

    但在堂中看到头发花白,眯着眼正在努力缝补旧衣的母亲,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大步上前缓缓跪下,含泪叩首道“不孝子慈,一别四载,今自辽东返,叩见母亲大人”

    四年,桀骜的青涩少年已然历遍沧桑。

    四年,头发斑白的老人已然满头华发。

    青葱的种子经历了风吹雨打,受尽了苦难沧桑,终于结出了果实。而要问这颗果实是否甘甜、是否值得,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眼前有些模糊,但那道声音无疑是刻入心底的,永不会忘。

    针线落地,老人缓缓的站起身,颤巍巍的走到叩首的年轻人身边,勉力弯腰把住双臂,沙哑而苍老的声音欣慰的道

    “是子义回来了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