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天子恐怕宁愿呆在南阳,也不会给袁绍这个机会打击异见牧守,说到底,当初的行为背后未尝没有少年人坠落谷底后的愤懑与仇恨推动。时间久了,恨意究竟是消散了还是更多了如今的想法与此前的想法难道也是一致的”

    “这般局面,也真是难为他了。”李澈揉着眉头叹道“如今局势,已经不是他能改变的了。进亦难,退亦难。

    回雒会再造出一个可怕的权臣,而这名权臣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届时真的能阻止他吗

    留在南阳,则会不断减弱汉室威权,让天下不得安宁。他究竟会选择哪一条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天子恐怕只会记得曾经的苦痛,并尽力避免让他再次发生。”

    同一时间的邺城州牧府内,刘备披麻戴孝坐于主座,荀彧、荀攸、沮授、审配等人在座,方才说话的便是荀攸。

    而荀彧等人也轻轻点头,对荀攸的话表示赞同。

    刘备蹙眉道“也就是说,天子宁愿继续保持双帝的局面,也不愿让袁太尉威望大增”

    沮授叹道“此次马腾和韩遂之事,看似袁本初为了救驾,不得不放弃大好局面而回师,损失颇大。但他却也得到了另一样东西,那就是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称他为忠义之臣。

    袁术给袁氏带来的污名虽不能因此而彻底消弭,但也是散去了七七八八。至少这是有天子背书的,袁本初是大大的忠臣。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回雒,袁绍便是天下第一权臣。君臣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此强彼弱,出现这样一位权臣,就代表着天子的权威跌入了低谷。吃过这种亏,还是在袁家人身上栽的跟头,天子又岂会重蹈覆辙”

    荀攸肃然道“主少国疑,最难之处便在于君主经历的太少,哪怕再是天资聪颖,也绝无生而知之之人。从情报来看,天子这一年来成长了不少,在帝王心术和朝堂制衡上已经有所心得,但他还是太年轻,双帝对峙到底有什么样的后果,他无法预知,就算有人告诉他,他也无法感同身受。

    但权臣坐大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可是有切肤之痛。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天子有此反应倒也不足为奇。”

    荀彧喟然道“如此一来,双帝的局面势必会保持下去,而关键点便在于陈王和兖州牧曹操,究竟是他们率先起兵清君侧,还是袁绍以抗命不尊为由将他们攻杀,对之后的局势都有着颇大的影响啊。”

    审配沉声道“袁绍的视线恐怕会投向南方了。兖州在曹操手里,豫州大半在陈王手中,袁太尉若不能将荆州巩固,被这二人掀翻也是大有可能的。

    而孙文台占着荆南三郡不放已经很久了,袁绍或许会督促他尽快去扬州赴任,毕竟这头江东猛虎对于袁绍掌控荆州是一块极大的绊脚石。”

    刘备闻言一愣,神情复杂的道“恐怕不会这么简单,袁太尉的气魄也绝不允许他只拿下一个荆州便满足。”

    审配等人一愣,荀彧却是轻轻颔首道“不错,袁本初素来心高气傲,名望才华也都是我等这一辈中的顶尖。他又岂能只安于一个荆州牧便满足孙文台危矣。”

    有人惊道“孙破虏可是袁绍的第一个盟友,在荆南三郡的影响力也极其庞大,势力更是不小,袁绍会先对他动手”

    荀攸摇头道“不需要直接动手,孙文台刚烈有余,柔和不足。所谓刚极易折,强极则辱,对于这种人,有太多的方法因势利导让他死的无声无息。江东猛虎,也只是沙场悍将而已。”

    荀彧平静的道“恰巧,愚弟如今正在袁本初帐下做事,他最擅长的便是借势而动,对于他而言,孙文台恐怕是构不成威胁的。是以明公还是需要做好准备,袁本初极可能跨连荆扬,届时就算离开天子,他也是一方大诸侯,这恐怕是他最后的退路了。”

    荆扬两州共有十三郡国,两百零九县,千万人口,足足占了天下五分之一。虽然在衣冠南渡之前,东汉的江南地区比不上中原两州繁华,但已是初露锋芒,算得上颇为富饶了。

    特别是连年战乱之下,中原的兖州、豫州被祸害的不轻,偏居南方的荆扬两州受到的影响相对而言要小很多。加上北方人口为了避难,向南迁徙了不少,如今的荆扬未必弱于兖豫多少。江南世家,也不比中原俊杰少。

    若袁绍真能并联荆扬,曹操和刘宠绝难抗衡。就算是刘备彻底掌控冀州和青州,也难以抵挡,毕竟青州如今几乎是百废待兴,比不得其他。

    刘备闻言陷入了沉默,俄而幽幽道“文若的意思是”

    “河朔之地,人杰地灵,地利更是不凡,明公据有此地可谓是天之所授。但仅凭冀州便想对抗天下州部,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幽州虽是苦寒之地,但民风彪悍、胡人众多,幽州突骑之精锐骁勇可谓举世无匹,光武因之以成大业。并州西向凉雍,南接司隶,北拒胡虏,可谓枢纽之地。

    而刘表闇弱,不过守户之犬,袁遗远来,未有半分根基。明公难道对此无意若跨有幽冀,串联并青,据四州之地而南向,天下何人可挡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如此,明公所愿无有不成,汉室亦可大兴。”

    荀攸也接道“明公心中所顾忌之事,我等也明了几分。只是还望明公知晓,这幽州当前还是刘景升做主,不是蓟侯的。从刘景升手中接掌幽州,与蓟侯又有什么关系

    蓟侯迟迟不动,难道幽州便成了他的自留地幽州首先是大汉的幽州,不是蓟侯的幽州。”

    沮授颔首道“不错,明公顾念情分是好事,却也不可太过优柔寡断。蓟侯若真有本事,自然早早便拿下了幽州。如今他与刘景升僵持,正是天赐之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