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到东平国舔舐伤口,曹操上表夏侯惇为东郡太守,代为镇守东郡,本人亲提两万人南下,屯于成氏,虎视眈眈。

    这位在雒阳受罚后便安静无比的后将军,数日之间便尽展獠牙,随即,曹操以后将军领兖州牧,号召兖州各郡合力将黄巾剿灭,为前刺史刘岱报仇。

    这般逾矩的行为却没人有空闲去管他了,八月七日,南阳天子刘辩发布还都诏书,荆州牧袁绍、陈王刘宠、汝南太守周昂、九江太守刘邈并颍川黄巾刘辟、黄邵等人同时响应。

    数日之间,颍川、梁国、沛国、彭城国便宣告易帜,豫州牧黄琬以丰、沛二县为基,勉强稳定住局势。

    随后,刘辩下诏拜安东将军、徐州刺史陶谦为徐州牧、溧阳侯,以作安抚。袁绍亲至前线,统兵六万,兵压雒阳南部,一时之间,雒阳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卢司徒,骠骑将军请您直接入内,无需通禀。”

    在这人心惶惶的时节,卢植踏入了骠骑将军皇甫嵩的府邸,他想知道这位当世第一名将对如今的局势究竟有何看法。

    两人的私交一向深厚,皇甫嵩也颇为敬佩卢植的学识和为人,当初卢植被宦官构陷,判减死罪一等,就是皇甫嵩上书力保,还将平定黄巾的功劳分予卢植,即“盛称植行师方略,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才保下了卢植。

    是以卢植也并不见外,只是对着家丁点了点头,径直便往皇甫嵩的书斋而去。

    这位大汉的顶梁柱石,如今已是花甲之龄,发须皆白,但仍然精神矍铄。

    或许是因为不用考虑天下大事,这近一年的安稳养神让皇甫嵩的精神状况看起来比卢植要好上不少。虽然卢植比皇甫嵩要年轻一些,但从面容来看,却更显苍老。

    “朝野事繁,子干怎的有空闲登门寒舍”

    卢植踏入书斋时皇甫嵩正在读书,也并未特意起身问候,而是如见老友一般轻笑着打了声招呼。

    “心绪烦杂,来请义真兄解惑。”卢植拿来一个垫子,跪坐于皇甫嵩的书案前,单刀直入的开口道。

    皇甫嵩丝毫没有意外,点点头道“怎么不知道一腔忠心该向何方”

    “是啊,因为这与袁术不同,弘农王显然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希望重回皇位,才与袁绍合作。偏偏当初弘农王被废,我等大臣谁人无过大家不想再行废立之事,于是默认了既成事实,弘农王心下不忿也是情理之中。

    话说回来,他才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啊,植若出兵相对岂不是逆臣之举”

    面对多年的老友,卢植一股脑儿的将心中的烦闷尽数倾诉出来,皇甫嵩也放下了手中的书简,静静倾听卢植的倾诉。

    见卢植说完,皇甫嵩叹道“帝王家事,从来都是一团乱麻,所谓忠心,也不是你想忠心便是真的忠心。前汉之时,大臣迎奉文帝、霍光废除昌邑,可是忠臣之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