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谶纬与神鬼(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了变故,古文经学一派涌现出大量的名儒,例如卢植与郑玄的老师,关西大儒马融。他们门徒众多,权威极重,大肆批判今文经学所倡导的谶纬之说,认为谶纬灵异之语实属妖邪之法,一时也将东汉盛行的谶纬之风打压下去不少。

    “故而对于我等而言,谶纬、祈神更多的是作为工具,而非是真的笃信这些。若是真有人分不清这其中的区别故冀州刺史王芬或许就是个榜样。”

    陈群笑得很开心,田丰险些揪下一把胡子,李澈也是无语的揉了揉眉头,王芬便是相信了谶纬之说,认为汉灵帝天命将终,可行废立,才作死造反,这般看来,焦和的作为好像也不是独一份。至少这大巫祝还没蛊惑他自立。

    田丰瞪了陈群一眼,解释道“康成先生之名,丰也是多有所闻。其师从马季长,所学以古文经学为基,虽多采今文之说,但也只是作为工具。当年他于京城驳倒何邵公时,可是将谶纬之说狠狠打压了一番。康成先生所谓的笃信天命,倒是与夫子之思想颇有所类,导人向善耳。

    如焦和这种,将不知从哪里蹦出的山野妄人奉为圭皋,就算是笃信谶纬的今文大儒,恐怕也是不屑一顾。”

    话没说透,但李澈还是点了点头。作为上层阶级的士人大多数心里是门清的,有些东西只是蛊惑安抚下层民众,塑造权威而用。

    就如同光武皇帝刘秀,他真的笃信谶纬之说倒也未必,只是谶纬之说有利于他巩固统治罢了,毕竟世系迁移,旁系入主大统,还是需要法理依据的。

    若某个今文大儒表示上天启示刘秀应该退位,恐怕只会被当成妖言惑众之人砍了。

    郑玄也是如此,他看出了古文经学的弊端,那就是过于偏向学术理论,并不为统治阶级所喜。故而兼采今古之长,融入他所创的“郑学”之中,期望以此来获得统治阶级的青睐。

    他本人如今已经是花甲之龄,再无出仕之念,但想来是很希望自己的学说能登上庙堂,成为天下显学,故而总是拒绝出仕,一心想完善自己的学说。

    “既如此,想来康成先生那边应该是没有问题了,澈已遣派魏司马前去迎接,想来要不了几日便能收到回信。至于这大巫祝嘛长文在城中打听的如何了”

    陈群笑道“这大巫祝却是临菑大族所献,焦刺史焦虑于匪寇动向,不慎露了口风,让人知晓他笃信神鬼之说,于是显贵们便寻了这么一个江湖术士稍作打扮,然后举荐给焦和。结果两人倒是一见如故,焦和对其颇为信任,军政要务皆要由大巫祝卜算之后再施行,这一情况大出某些人的预料之外,以至于如今的大巫祝倒像是临菑城中的二号人物一样。”

    “这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李澈有些无语,进献佞臣,反被佞臣所制,四百年前有个叫吕不韦的就是这般,不料临菑的世家大姓竟然重蹈覆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