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赏罚(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请陛下怀仁恕之念,不予追究,满朝文武,必感陛下大恩,效以死命。”

    所有人大喜过望,卢植的态度显然是想将这件事就此揭过,并不准备借此机会大肆打压朝臣来树立威名。一时间,不少人倒是暗自庆幸自己方才没有反对卢植的封赏。

    不少人正准备站出来附和一番,却见刘备奏道“臣附议司徒之奏。另,臣以为株连之法牵连过甚,常累无辜,有失仁道。如今国贼方除,陛下正当宽仁治国,以显圣道。谋逆、谋大逆之徒,万死难赎其罪,其族中成年男丁亦有知情不报、为虎作伥之举,当一并株连。

    然垂髫稚童、族中女眷,多有无辜之处,臣以为圣天子治国,当宽严并济,不宜株连妇孺。诛其族中男丁,可震慑野心之辈。恕其三族妇孺,可显陛下宽仁。此臣之愚见,望陛下圣裁。”

    满殿公卿纷纷怔住,诧异的看向刘备,在他们看来,这一提议实在是有些奇怪,毕竟对于刘备来说,就算是严刑处置谋逆之徒的家族也无有损碍。

    杨彪饶有兴致的扫了扫众臣,自己反倒是不发一言。方才还在为刘备张目的张温此时不悦的道“冀州牧此言大谬,所谓十恶不赦之罪,谋逆正在其中,若不处之以极刑,何以震慑野心勃勃之辈,心怀鬼蜮之徒”

    刘备摇摇头,肃然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一味的严刑峻法并非长久之道,暴秦之灭便是明证。大肆株连,杀戮无辜,无法震慑野心之辈,反倒是会让民众齿冷。本官曾听人说起一句民间俗语冤有头债有主。用在此处,却是恰好。

    况且,朝廷意图招降袁术残部,若是刑戮过甚,恐怕于此有碍啊。”

    前面的话无法打动张温这种年长的固执老头,但最后一句却是从利益剖析上道明了事实,若是刑戮过甚,领兵在外的袁术部曲难免会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见张温皱眉不语,刘和笑道“本官昨日夜里也将刘冀州之意告知了家父,家父感慨良多,忆及昔日于邯郸所见所闻,很是欣慰刘冀州未忘初心。”

    杨彪等人微微动容,朝堂之上,刘和自然不会胡言乱语,显然刘虞是赞成刘备的想法。虽然这名大司马此时卧病在床,但他毕竟是当朝官位最高的人,海内名望昭著,他的看法没人能无视。

    神情一番纠结之后,张温喟然道“看来老夫确实有些失算,冀州牧此言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确乃谋国之法,请陛下圣裁。”

    群臣共奏道“臣等附议。”

    刘协微微点头,肃然道“那便按照卢司徒与冀州牧之法审理袁术之案。将朝廷的决定告知袁术残党,劝他们早日弃暗投明,朕亦会宽仁以待。”

    “陛下圣明”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天子以昭烈功大,并前后功绩,诏拜太仆,领冀州牧,位赐特进,进宜侯,食两千五百户。

    季汉书昭烈帝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