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战(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诛上党太守,并表张杨代行上党太守之事。

    张府君募兵数千,遣使希望参加会盟,共讨国贼。”

    李澈愣了一下,有了贾琮这么一个变数,倒确实变了很多。张杨本来拿不下上党,只能灰溜溜的躲去河内,没想到贾琮插了上党太守一刀,倒让张杨捡了个大便宜。

    “并州必须要有一个主心骨,元皓觉得这个张稚叔如何”

    田丰哭笑不得的道“府君,这是并州之事,我们又如何好插手”

    李澈不以为然“虽是并州之事,如今却影响到了冀州,如何管不得若并州沉沦,冀并边界便永无宁日难道元皓认为那些胡人会放下刀枪和我们做买卖”

    见李澈坚持,田丰只好道“丰也未曾见过这位张府君,实在难以做出判断。不过丰与贾使君有过一面之缘,知其为人。既然贾使君认为他能为一郡太守,那想来必有过人之处。”

    李澈微微沉吟,张杨是历史上汉末早期大诸侯之一,其虽起自微末,但抓住了很多好时机。先倚靠袁绍,随后结好曹操,更是在汉献帝与百官遭难之际第一个迎奉天子。

    可惜其选择了离开天子身边,并没有挟天子令诸侯,以至于错失良机,泯然于汉末群雄之中。

    而他历史上与袁绍一起拒绝了于夫罗合作的意向,还被于夫罗掳掠,想来如今也不会与胡人苟且。若他能暂时稳住并州,对于未来或许会有不少帮助。

    如果放任并州继续混乱下去,最终就会走到原来的时间线上,于夫罗攻灭度辽将军耿祉,并州彻底失控。建安十八年,曹操省并州入冀州,而并州各郡虽有郡名,其实荒废。

    想到这里,李澈顿时下定了决心,郑重道“在天下稳定之前,并州必须保证不会尽数落入胡人之手,我等鞭长莫及,只能相信张稚叔了。本官要书信使君,请他劝说卢中郎将在河内策应张稚叔。。”

    见李澈做出了决定,田丰只好道“若府君下定了决心,那常山之战或可稍稍减轻并州压力。”

    “哦元皓计将安出”

    “攻其一点,引人来援。只要我军与张燕陷入僵持,雁门乌桓和休屠各胡想必也会不断增援张燕,我军在常山消灭的敌军越多,那么并州的压力也就越轻。”

    李澈微微蹙眉,疑道“如此大战,且不言胜败难说,单是战况之惨烈便可想而知。如今冀州百废待兴,若是牺牲太多将士,那又太过不值了。”

    田丰失笑道“两军交战,虽是以正合,但终究是要以奇胜,焉能就这般直接冲杀牛饮山白陉谷,府君可知此地”

    李澈一怔,若有所悟的道“巣父饮牛之处”

    “不错,正是此地。巍巍太行山可不是易与之处,冀州并州相邻,却来往较少,太行山的阻隔是主要原因之一。以雁门和常山而言,最近的要道便是白陉谷,山谷之中也恰好不利于胡人骑战。府君若能使人扼守此地,便是以一当十,也未必不可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