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挥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对于后世来的李澈而言,匡衡最有名的故事却是那传唱数千年的“凿壁偷光”,是为历代求学者之代表。

    “匡公凿壁偷光,堪称万世求学仪表。那小姑娘这般好学,将匡公之书相授也是很正常吧匡公在天有灵,想必也会欣慰的。”

    吕玲绮狐疑的盯着李澈,直觉告诉她这理由不太对,但听起来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李澈见状连忙道“书籍藏于阁楼,不过竹木之属,百年千年便化为尘土。而若传授于人,先贤思想便可大放光芒,岂不胜过藏书百倍

    董重暴殄天物,将这般珍藏隐于暗室,我又岂能如他一般”

    想到李澈平日里确实倾向于大范围传授知识,也并不藏匿府中书籍,就算是侍卫仆役也可翻阅泰半藏书,吕玲绮也随之释然,点头道“府中之人也对明远所为感恩戴德呢。”

    李澈闻言,却不怎么高兴,叹道“他们已经迟了,自小未曾接受教育,仅识字一事便是极大的难关,那些书籍恐怕也帮不了他们多少。

    我更想的是能够广泛教授郡中适龄的儿童和少年,然而郡中大姓暂时是不会愿意帮忙的,我也诸事缠身,有心无力啊。”

    吕玲绮有些茫然的问道“论语之中,夫子说有教无类,这可是夫子毕生践行之事,可为何如今的儒生却家家敝帚自珍呢”

    李澈叹道“夫子是在与他所处时代的规则对抗,所以选择有教无类,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如今的儒家,却是一派独尊,儒生们自然不愿意将权柄和利益分享出去。”

    这是通俗的讲法,事实上根源还是在时代的局限性。如孔子一般的人一直都有,郑玄和卢植作为海内大儒,都收过很多徒弟。但和孔子一样,所谓的“有教无类”,是将贫民排除在外的。

    世人常说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是穷苦之人,以此印证孔子“有教无类”之思想。然而颜回也是卿大夫之家,只是家道中落罢了,但还有贵族头衔,在春秋时与平民有着本质的不同。

    而东汉末年的情况却是更加严重,上层的高门世家垄断了知识,即便是财力雄厚的豪强们也很难再参与权力的分配,这是将知识和权力集中到了最顶层的一批人手中,不仅贫民,就连寒门与豪强也再难有上升空间。

    相较之下,几百年前孔子的理论也确实难能可贵,至少可以摊薄上层的权力,不至于让社会一潭死水。

    “知识不该被这般藏匿,谁说只有世家贵戚才能出贵人本朝开国,萧、曹、樊诸位,无不起于市井,世家又在何处大汉安逸数百年,倒是养出了一群不思进取的蛀虫”

    吕玲绮定定的望着李澈,柔声道“所以你要除虫”

    李澈叹道“除不干净的,但是必须要让他们吐出一些东西来时代该进步,这些人的思想觉悟比不过数百年前的先贤,却窃据高位,何德何能”

    一只柔荑轻轻握住了李澈的手,吕玲绮轻声道“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随你走下去,今生只为你挥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