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各怀心思(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解释乌桓之乱大司马已有定论,朝廷亦有明令不再追究,可公孙校尉战场上未曾获胜,如今却仗着官身与手中兵戈,屡屡欺辱乌桓平民,频频挑衅。

    主公为一州监察,自要维护幽州稳定安宁,是以常常劝阻,然而公孙校尉自恃功高,依仗辽西公孙氏之威,屡屡慢待主公,主公已是百般忍让。

    然而私人颜面事小,幽燕安宁事大,公孙校尉若不改过,幽州将永无宁日,这是主公断不能容忍之事”

    刘备微微蹙眉,他着实没想到幽州之事竟然已经严峻到了这般地步。刘表与公孙瓒之间并无明确的隶属关系,他们之间的冲突,刘表大义上虽然有些许优势,但不足以压倒公孙瓒。这和身为州牧的刘虞不同,理论上州牧对一州之内的军政大权是可以完全掌控的。

    然而公孙瓒身为军官,却纵兵扰民,这便是触及到了地方行政上的问题,身为刺史的刘表是必然要过问的,也不得不过问。

    “公孙校尉当真纵兵扰民护乌桓校尉何在此事难道不该由护乌桓校尉处理”

    护乌桓校尉,由汉廷任命主管内附乌桓的官职,秩比两千石,拥节监察乌桓诸事,乃是独立于地方的军事长官。

    鲜于银神色有点涨红,尴尬道“邢校尉生性较为和善,曾与公孙校尉理论,却被其赶了出来。”

    刘备顿时有些无语,前任护乌桓校尉公綦稠死在了任上,被造反的张纯拿来祭旗了,这位新任校尉邢举看来又是一个软蛋,也难怪鲜于银尴尬,这样的人恐怕连乌桓人都约束不了,如何能让公孙瓒改主意

    似是想挽回点面子,鲜于银又道“使君有所不知,公孙校尉此前在张举张纯叛乱之时受诏平叛,募兵两万余人,然而在平叛之后依然拥兵自重,不肯交出兵权。纵然乌桓合力,也是难以与其抗衡的,邢校尉也是有心无力啊。”

    去年整个雒阳都乱的一团糟,灵帝连董卓的兵权都夺不走,又如何能管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公孙瓒

    事实上若单论军事实力,此时的公孙瓒实在是强的可怕,中原诸侯大多都比不得他的势力,步骑数万,这等实力都能与卢植手中的精锐一比了。

    刘表派遣鲜于银南下,更多的是希望刘备能暂时稳住公孙瓒,给他发展的时间。否则公孙瓒一旦撕破脸皮,刘表是绝难抵挡住的。

    “那刘使君的意思如何本官是冀州刺史,纵然与公孙校尉有同门情谊,在这等大事上恐怕也无力阻止啊。”

    “不敢为难使君,主公之意,是幽州如今兵少,会盟不便南下。而公孙校尉兵精粮足,正合会盟。幽州可供给粮秣,以为后勤,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刘备恍然,刘表打的主意却是借此机会将公孙瓒的兵力分派南下一部分,可以稍稍平衡幽州实力天平。

    “公孙校尉又岂会同意这等要求”这种要求刘备要是提了出来,基本就登上了公孙瓒的黑名单,刘表又凭什么认为刘备会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章节目录